「華厳経-性起品」の版間の差分
提供: 本願力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
||
(同じ利用者による、間の8版が非表示) | |||
1行目: | 1行目: | ||
+ | [http://www.archive.org/stream/shwashinshkokuya10tokyuoft#page/453/mode/2up] | ||
+ | |||
[http://www.archive.org/stream/kokuyakudaizky06tokyuoft#page/n476/mode/2up 国訳] | [http://www.archive.org/stream/kokuyakudaizky06tokyuoft#page/n476/mode/2up 国訳] | ||
==大方廣佛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 | ==大方廣佛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 | ||
− | + | <div style="line-height:150%; font-size:120%" > | |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一=== |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一=== | ||
54行目: | 56行目: | ||
皆得自在。深入一切如來祕密。於諸佛法除衆疑惑。深入佛法。善知一切衆生諸根。隨衆生性而爲説法。隨順佛智。分別演説一切佛法。究竟彼岸。成就如是等無量功徳。<br> | 皆得自在。深入一切如來祕密。於諸佛法除衆疑惑。深入佛法。善知一切衆生諸根。隨衆生性而爲説法。隨順佛智。分別演説一切佛法。究竟彼岸。成就如是等無量功徳。<br> | ||
善哉佛子。願説如來性起正法。 | 善哉佛子。願説如來性起正法。 | ||
− | : | + | :「仏子よ、云何んが菩薩摩訶薩は、如来応供等正覚の性起の正法を知るや。仏子よ、無数億那由他の菩薩摩訶薩の清浄なる衆会は、善学して清浄諸業を修行して、念慧成就し、諸仏荘厳して彼岸を究竟し、仏の威儀に住し如来の行を具(そな)へ、諸仏の正念して未だ曽て散乱せず、大悲をもつて一切の衆生を観察し、決定の智慧をもつて、菩薩の諸の妙神通を分別し、仏の神力を得、一切諸仏の功徳に安住せり、是の如きの無量の功徳を成就したる諸の大菩薩は皆来りて集会せり。 |
− | + | ||
:仁者は、曽て無量億那由他の仏の所に於いて、恭敬し供養して諸の善根を種(う)え、菩薩の無上なる妙行を成就し、諸の三昧門は皆自在なることを得、深く一切如来の秘密に入り、諸仏の法に於いて衆の疑惑を除き、深く仏法に入り、善く一切衆生の諸根を知り、衆生の性に随ひて為に法を説き、仏智に随順して、一切の仏法を分別し演説し、彼岸を究竟せり、是の如き等の無量の功徳を成就せり。 | :仁者は、曽て無量億那由他の仏の所に於いて、恭敬し供養して諸の善根を種(う)え、菩薩の無上なる妙行を成就し、諸の三昧門は皆自在なることを得、深く一切如来の秘密に入り、諸仏の法に於いて衆の疑惑を除き、深く仏法に入り、善く一切衆生の諸根を知り、衆生の性に随ひて為に法を説き、仏智に随順して、一切の仏法を分別し演説し、彼岸を究竟せり、是の如き等の無量の功徳を成就せり。 | ||
:善い哉、仏子よ、願はくは如来性起の正法を説きたまへ。」 | :善い哉、仏子よ、願はくは如来性起の正法を説きたまへ。」 | ||
101行目: | 102行目: | ||
:一切諸菩薩 皆一心合掌 | :一切諸菩薩 皆一心合掌 | ||
:渇仰於大乘 願雨甘露法 | :渇仰於大乘 願雨甘露法 | ||
+ | |||
+ | {以下性起因縁} | ||
+ | |||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如來性起妙徳菩薩等諸大衆言。 |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如來性起妙徳菩薩等諸大衆言。 | ||
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起 正法不可思議。所以者何。非少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 | 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起 正法不可思議。所以者何。非少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 | ||
+ | :その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如来性起妙徳菩薩等の諸大衆に告げて言はく、 仏子、如来応供等正覚の性起の正法は思議す可らず。所以は何(いか)ん。少因縁にて等正覚を成じ世に出興したまうに非ざればなり。 | ||
佛子。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何等爲十。 | 佛子。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何等爲十。 | ||
+ | :仏子、十種の無量無数の百千阿僧祇の因縁を以て、等正覚を成じ世に出興したまへり。何等をか十と為す。 | ||
一者發無量菩提之心不捨一切衆生。 | 一者發無量菩提之心不捨一切衆生。 | ||
+ | :一には無量の菩提之心を発して一切衆生を捨てず。 | ||
二者過去無數劫修諸善根正直深心。 | 二者過去無數劫修諸善根正直深心。 | ||
+ | :二には過去無数劫に諸の善根を修したる正直の深心なり。 | ||
三者無量慈悲救護衆生。 | 三者無量慈悲救護衆生。 | ||
+ | :三には無量の慈悲をもて衆生を救護す。 | ||
四者行無量行不退大願。 | 四者行無量行不退大願。 | ||
+ | :四には無量の行を行じて大願を退かず。 | ||
五者積無量功徳心無厭足。 | 五者積無量功徳心無厭足。 | ||
+ | :五には無量の功徳を積みて心に厭足無し。 | ||
六者恭敬供養無量諸佛教化衆生。 | 六者恭敬供養無量諸佛教化衆生。 | ||
+ | :六には無量の諸仏を恭敬し供養し衆生を教化す。 | ||
七者出生無量方便智慧。 | 七者出生無量方便智慧。 | ||
+ | :七には無量の方便智慧を出生す。 | ||
八者成就無量諸功徳藏。 | 八者成就無量諸功徳藏。 | ||
+ | :八には無量の諸の功徳蔵を成就す | ||
九者具足無量莊嚴智慧。 | 九者具足無量莊嚴智慧。 | ||
+ | :九には無量の荘厳智慧を具足す。 | ||
十者分別演説無量諸法實義。 | 十者分別演説無量諸法實義。 | ||
− | + | :十には無量の諸法の実義を分別し演説す。 | |
佛子。如是等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法門。成等正覺出興于世。 | 佛子。如是等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法門。成等正覺出興于世。 | ||
+ | :仏子、是の如き等の十種の無量無数の百千阿僧祇の法門もて、等正覚を成じ世に出興したまへり。 | ||
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非少因縁成。以無量因縁乃能得成。所謂興大雲雨。因大雨故起四風輪。何等爲四。一名曰持。能持大水。二名漸消。漸消大水。三名曰起。起諸處所。四名莊嚴。莊嚴三千大千世界衆生業報。 | 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非少因縁成。以無量因縁乃能得成。所謂興大雲雨。因大雨故起四風輪。何等爲四。一名曰持。能持大水。二名漸消。漸消大水。三名曰起。起諸處所。四名莊嚴。莊嚴三千大千世界衆生業報。 | ||
如是四種皆衆生業報及諸菩薩善根所起。 | 如是四種皆衆生業報及諸菩薩善根所起。 | ||
+ | :仏子、譬へば三千大千世界の、少因縁にて成ずるに非ず、無量の因縁を以て乃ち能く成ずるを得たるが如し。所謂、大雲は雨を興し、大雨に因るが故に四の風輪を起こす。何等を四と為す。一には名ずけて持と曰ひ、能く大水を持す。二には漸消と名け、漸く大水を消す。三には名けて起と曰ひ、諸の処所を起す。四には荘厳と名け、三千大千世界の衆生の業報を荘厳す。 是の如きの四種は皆衆生の業報及び諸の菩薩の善根の起す所なり。 | ||
佛子。如是等無量因縁。乃成三千大千世界。法如是故。無有作者亦無成者。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 佛子。如是等無量因縁。乃成三千大千世界。法如是故。無有作者亦無成者。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 ||
非少因縁成。以無量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所謂菩薩摩訶薩。曾於過去無量佛所。聞受正法甘露大雨。 | 非少因縁成。以無量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所謂菩薩摩訶薩。曾於過去無量佛所。聞受正法甘露大雨。 | ||
因是能起如來四種智慧風輪。何等爲四。 | 因是能起如來四種智慧風輪。何等爲四。 | ||
+ | :仏子、是の如き等らの無量の因縁もて、乃ち三千大千世界を成ず。法、是の如くなるが故に、作者有ること無く亦成者も無し。如来応供等正覚も亦復た是の如く、 少因縁にて成ずるに非ず。無量の因縁を以て、等正覚を成じ世に出興したまふ。所謂、菩薩摩訶薩は、曽つて過去の無量の仏に所に於いて、正法の甘露の大雨を聞受し、 是に因りて能く如来の四種の智慧風輪を起こせり。何等を四と為す。 | ||
一者正念持陀羅尼未曾忘失。如來大智風輪。能持如來一切法雨。 | 一者正念持陀羅尼未曾忘失。如來大智風輪。能持如來一切法雨。 | ||
+ | :一には正念、陀羅尼を持して、未だ曽つて、如来の大智の風輪を忘失せず。能く如来の一切の法雨を持す。 | ||
二者止觀如來大智風輪。悉能消滅一切煩惱。 | 二者止觀如來大智風輪。悉能消滅一切煩惱。 | ||
+ | :二には止観、如来の大智の風輪は、悉く能く一切の煩悩を消滅す。 | ||
三者善迴向如來大智風輪。成就一切功徳善根。 | 三者善迴向如來大智風輪。成就一切功徳善根。 | ||
+ | :三には善迴向、如来の大智の風輪は、一切の功徳の善根を成就す。 | ||
四者出生離垢諸莊嚴法如來大智風輪。皆令衆生諸根清淨相好莊嚴。 | 四者出生離垢諸莊嚴法如來大智風輪。皆令衆生諸根清淨相好莊嚴。 | ||
如來無漏善根所成。法如是故。無有作者亦無成者。 | 如來無漏善根所成。法如是故。無有作者亦無成者。 | ||
− | + | :四には離垢の諸の荘厳法を出生す。如来の大智の風輪は、皆な衆生の諸根をして清浄にして相好荘厳ならしむ。 如来の無漏の善根の成ぜし所は、法、是の如くなるが故に、作者有ること無く、亦成者も無し。 | |
佛子。是爲第一最勝法門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佛子。是爲第一最勝法門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
− | + | :仏子、是は為(これ)、第一最勝法門にして、等正覚を成じ、世に出興したまふ。菩薩摩訶薩は応(まさ)に是の如く知るべし。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成時。大雲降雨名曰洪澍。一切世界不能容持。除大千世界初始成時。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出興于世。演説如來性起法雨。一切聲聞縁覺不能受持。除成就諸力菩薩摩訶薩。<br> | ||
佛子。是爲第二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佛子。是爲第二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衆生業報大雲降雨。無所從來去無所至。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以諸菩薩善根力故。演説如來性起法雨。無所從來去無所至。<br> | |
− | + | 佛子。是爲第三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
− | + | ||
− | 菩薩摩訶薩乃至一句一味悉分別知。於過去佛所修地力故。 | + | 復次佛子。譬如大雲降雨。大千世界一切衆生無能知數。若欲算計令心狂亂。除大千世界主摩醯首羅天王。乃至一渧無不知者。以本善根果報力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出興于世。説如來性起甘露法雨。一切衆生聲聞縁覺所不能知。若欲思量令心狂亂。除一切世界主。 |
+ | 菩薩摩訶薩乃至一句一味悉分別知。於過去佛所修地力故。<br> | ||
佛子。是爲第四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佛子。是爲第四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大雲降雨。名滅熾然。或名能起。或名能壞。或名成寶。或名分別大千世界。如來應供等正覺。 | 復次佛子。譬如大雲降雨。名滅熾然。或名能起。或名能壞。或名成寶。或名分別大千世界。如來應供等正覺。 | ||
亦復如是。出興于世。雨正法雨名曰除滅。除滅衆生煩惱盛火。 | 亦復如是。出興于世。雨正法雨名曰除滅。除滅衆生煩惱盛火。 | ||
− | 或有法雨名曰能起。能起衆生一切善根。 | + | 或有法雨名曰能起。能起衆生一切善根。<br> |
− | 或有法雨名曰能壞。能壞衆生諸惡邪見。 | + | 或有法雨名曰能壞。能壞衆生諸惡邪見。<br> |
− | 或有法雨名曰成寶。能成衆生一切智寶。 | + | 或有法雨名曰成寶。能成衆生一切智寶。<br> |
− | 或有法雨名曰分別。分別衆生心心所行。 | + | 或有法雨名曰分別。分別衆生心心所行。<br> |
− | + | ||
佛子。是爲第五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佛子。是爲第五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大雲雨一味水。隨其所雨而有差別。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雨於大悲一味法雨。隨所應化種種不同。<br> | ||
佛子。是爲第六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佛子。是爲第六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
− | |||
− | |||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初始成時。先成色界諸天宮殿。次成欲界諸天宮殿。次成人處及餘衆生諸所住處。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出興于世。先起菩薩諸行智慧。次起縁覺聲聞及餘衆生一切善根。<br> | ||
+ | 佛子。譬如大雲雨一味水。隨諸衆生善根力故。起種種宮殿。如來大悲一味法水。隨衆生器根不同故。法雨差別。<br> | ||
佛子。是爲第七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佛子。是爲第七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世界初始成時。有大水輪。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滿世界已。生大蓮華名如來起。諸功徳寶以爲莊嚴。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光照十方一切國土。時摩醯首羅淨居天等。見蓮華已。即決定知如蓮華數諸佛興世。<br> | ||
+ | 佛子。爾時有風輪起名淨光明。能成色界諸天宮殿。又風輪起名淨莊嚴。能成欲界諸天宮殿。又風輪起名不可壞。能成大小圍山及金剛山。又風輪起名曰勝高。能成須彌山王。<br> | ||
+ | 又風輪起名曰不動。能成十種大山。何等爲十。所謂芭蕉山。仙人山。伏魔山。大伏魔山。持劫山。黒山。目眞隣陀山。摩訶目眞隣陀山。香山。雪山。<br> | ||
+ | 又風輪起名曰安住。能成大地。又風輪起名曰莊嚴。能成地天宮殿乾闥婆宮殿。<br> | ||
+ | 又風輪起名無盡藏。能成三千大千世界海。又風輪起名明淨藏。能成大千世界珍寶。又風輪起名堅固根。能成一切如意樹。<br> | ||
+ | 佛子。是爲大雲雨一味水。以衆生善根果報力故。法如是故。起種種風輪。風輪差別故。大千世界形類不同。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出興于世。具諸善根。有光明。名無上大智不斷如來性起不思議智。普照十方世界。授一切菩薩如來記。號成等正覺出興于世。<br> | ||
又能善知一一佛所有幾菩薩成就功徳。復有光明。名離垢淨如來大智。能成如來無漏無生智。 | 又能善知一一佛所有幾菩薩成就功徳。復有光明。名離垢淨如來大智。能成如來無漏無生智。 | ||
復有光明。名曰普照如來大智。能成如來不可思議法界智。 | 復有光明。名曰普照如來大智。能成如來不可思議法界智。 | ||
177行目: | 193行目: | ||
復有光明。名普隨順至如來大智。能成如來無盡功徳智慧清淨法身。饒益衆生。復有光明。名不可究竟如來大智。能成如來甚深妙智。不斷三寶。 | 復有光明。名普隨順至如來大智。能成如來無盡功徳智慧清淨法身。饒益衆生。復有光明。名不可究竟如來大智。能成如來甚深妙智。不斷三寶。 | ||
復有光明。名種種莊嚴如來大智。能成如來相好嚴身。令一切衆生皆悉歡喜得一切智。 | 復有光明。名種種莊嚴如來大智。能成如來相好嚴身。令一切衆生皆悉歡喜得一切智。 | ||
− | 復爲光明。名不可壞如來大智。能成如來法界虚空界等無有窮盡殊勝壽命。 | + | 復爲光明。名不可壞如來大智。能成如來法界虚空界等無有窮盡殊勝壽命。<br> |
− | + | 佛子。如來大悲一味之水。以諸菩薩善根力故。及餘衆生根差別故。法如是故。如來智慧應化不同。<br> | |
− | 佛子。如來大悲一味之水。以諸菩薩善根力故。及餘衆生根差別故。法如是故。如來智慧應化不同。 | + | 佛子。如來性起正法。一切如來平等智慧光明所起。一切如來一味智慧。出生無量無邊功徳。衆生念言。此諸功徳如來所造。<br> |
− | + | ||
− | 佛子。如來性起正法。一切如來平等智慧光明所起。一切如來一味智慧。出生無量無邊功徳。衆生念言。此諸功徳如來所造。 | + | |
− | + | ||
佛子。此非如來神力所造。 | 佛子。此非如來神力所造。 | ||
− | 佛子。乃至一菩薩成無上道言佛造者無有是處。諸佛爲一切群生作善知識。衆生依此得大智慧。無有作法亦無作者。 | + | 佛子。乃至一菩薩成無上道言佛造者無有是處。諸佛爲一切群生作善知識。衆生依此得大智慧。無有作法亦無作者。<br> |
− | + | ||
佛子。是爲第八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佛子。是爲第八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有四風輪依虚空住能持水輪。何等爲四。所謂安住。不動。常住。堅固是名爲四。能持水輪。水輪能持大地令不散壞。是故説大地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虚空。虚空無所依。虚空雖無所依。能令三千大千世界而得安住。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br> | |
− | + | ||
− | + | ||
− | + | ||
依如來起四種無礙大智風輪。能持一切衆生善根。何等爲四。所謂攝取衆生皆令歡喜大智風輪。分別諸法令衆生樂求大智風輪。守護衆生一切善根大智風輪。決定了知無漏法界大智風輪。是名四種大智風輪。大慈爲衆生歸依。 | 依如來起四種無礙大智風輪。能持一切衆生善根。何等爲四。所謂攝取衆生皆令歡喜大智風輪。分別諸法令衆生樂求大智風輪。守護衆生一切善根大智風輪。決定了知無漏法界大智風輪。是名四種大智風輪。大慈爲衆生歸依。 | ||
− | + | 大悲度脱衆生。大慈大悲饒益衆生。大慈大悲依方便智。大方便智依於如來。如來無所依。無礙慧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br> | |
− | 大悲度脱衆生。大慈大悲饒益衆生。大慈大悲依方便智。大方便智依於如來。如來無所依。無礙慧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 | + | |
− | + | ||
佛子。是爲第九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佛子。是爲第九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
− | 復次佛子。譬如大千世界成已種種饒益無量衆生。水性衆生得水安樂。陸地衆生得地安樂。宮殿衆生得宮殿安樂。空中衆生得虚空安樂。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出興于世。種種饒益一切衆生。見聞如來踊躍歡喜修諸善根。住尸羅者得佛戒樂。住四禪四無量者。得聖無上智明之樂。住法門者。得眞實樂。住照明者。得淨智樂。如是等無量法門種種饒益一切衆生。 | + | 復次佛子。譬如大千世界成已種種饒益無量衆生。水性衆生得水安樂。陸地衆生得地安樂。宮殿衆生得宮殿安樂。空中衆生得虚空安樂。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出興于世。種種饒益一切衆生。見聞如來踊躍歡喜修諸善根。住尸羅者得佛戒樂。住四禪四無量者。得聖無上智明之樂。住法門者。得眞實樂。住照明者。得淨智樂。如是等無量法門種種饒益一切衆生。<br> |
− | + | 佛子。是爲第十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 |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
東晋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 東晋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 ||
+ | [http://www.archive.org/stream/shwashinshkokuya10tokyuoft#page/467/mode/2up] | ||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二=== |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二=== | ||
− | + | 佛子。菩薩摩訶薩。又復應知。如來性起正法。功徳無量。行無量故。充滿十方。無來去故。離生住滅。無有行故。離心意識。無有身故。性如虚空。悉平等故。一切衆生無我我所。無有盡故。一切刹無盡。無有轉故。不斷未來際。無有退故。如來智無疑。無二平等。觀察有爲無爲故。成等正覺饒益衆生。本行迴向自在滿足故。 | |
− | + | ||
− | : | + |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 | :一切衆諦聽 如來十力法 | ||
:一切諸世間 最勝無有上 | :一切諸世間 最勝無有上 | ||
:悉與無等等 亦與虚空等 | :悉與無等等 亦與虚空等 | ||
264行目: | 273行目: | ||
:一切諸十力 功徳不可數 | :一切諸十力 功徳不可數 | ||
:覺悟群生故 我今少演説 | :覺悟群生故 我今少演説 | ||
+ | ::一切諸の十力の功徳は、数ふべからず | ||
+ | ::群生を覚悟せんが故に、我、今少しく演説せん | ||
:一切諸導師 起清淨身業 | :一切諸導師 起清淨身業 | ||
:口業及意業 境界悉清淨 | :口業及意業 境界悉清淨 | ||
:如來深境界 清淨妙法輪 | :如來深境界 清淨妙法輪 | ||
:涅槃諸善根 我當分別説 | :涅槃諸善根 我當分別説 | ||
+ | ::一切諸の導師の、清浄の身業と | ||
+ | ::口業及び意業とを起し、 境界悉く清浄なると | ||
+ | ::如来の深境界と、清浄の妙法輪と | ||
+ | ::涅槃と諸善根とを、 我、当に分別して説くべし | ||
:譬如大千界 國土初成時 | :譬如大千界 國土初成時 | ||
:非是少因縁 能成於世界 | :非是少因縁 能成於世界 | ||
341行目: | 356行目: | ||
:除滅諸煩惱 深解如來法 | :除滅諸煩惱 深解如來法 | ||
:如來性起法 世間莫能知 | :如來性起法 世間莫能知 | ||
− | :我所説少分 | + | :我所説少分 饒益衆生故 |
+ | [http://www.archive.org/stream/kokuyakudaizky06tokyuoft#page/n496/mode/2up ] | ||
− | + | {以下身業} | |
+ |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諸菩薩言。<br> | ||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此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具足成就無量功徳。何以故。如來應供等正覺。非一法一行一身一刹化一衆生故。此菩薩摩訶薩。 |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此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具足成就無量功徳。何以故。如來應供等正覺。非一法一行一身一刹化一衆生故。此菩薩摩訶薩。 | ||
− | 知見如來具足成就無量法無量行無量身無量刹。平等教化一切衆生故。佛子。譬如虚空。一切色處非色處。無處不至。而非至非不至。 | + | 知見如來具足成就無量法無量行無量身無量刹。平等教化一切衆生故。佛子。譬如虚空。一切色處非色處。無處不至。而非至非不至。<br> |
+ | 何以故。虚空無形色故。如來法身亦復如是。至一切處一切刹一切法一切衆生。而無所至。何以故。諸如來身非是身故。隨所應化示現其身。<br>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初入勝行門知見如來。 | ||
− | |||
− | |||
− | |||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虚空彌廣。悉能容受一切衆生。而無染著。如來法身亦復如是。照一切衆生。世間善根離世間善根。亦無染著。何以故。如來法身。於一切染著。悉已斷故。<br>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二勝行知見如來。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二勝行知見如來。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日出世間。以無量事饒益衆生。所謂滅除闇冥。長養一切山林藥草百穀卉木。消除冷溼。照空饒益虚空衆生。照池則能開敷蓮華。普悉照現一切色像。世間事業皆得究竟。<br> | ||
何以故。日能普放無量光故。如來身日亦復如是。以無量事。普能饒益一切衆生。所謂滅惡饒益。長養善法。普照饒益。除滅一切衆生闇冥。 | 何以故。日能普放無量光故。如來身日亦復如是。以無量事。普能饒益一切衆生。所謂滅惡饒益。長養善法。普照饒益。除滅一切衆生闇冥。 | ||
大慈饒益。救護衆生。大悲饒益。度脱一切。正法饒益。長養一切根力覺意。堅信饒益。除心垢濁。 | 大慈饒益。救護衆生。大悲饒益。度脱一切。正法饒益。長養一切根力覺意。堅信饒益。除心垢濁。 | ||
見法饒益。不壞因縁。天眼饒益。悉見衆生死此生彼。離害饒益。不壞衆生一切善根。慧光饒益。開敷一切衆生心華。發心饒益究竟一切菩薩所行。 | 見法饒益。不壞因縁。天眼饒益。悉見衆生死此生彼。離害饒益。不壞衆生一切善根。慧光饒益。開敷一切衆生心華。發心饒益究竟一切菩薩所行。 | ||
+ | 何以故。如來身日。普放一切慧光明故。<br>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三勝行知見如來。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寶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 | 復次佛子。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寶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 | ||
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諸大山王。次第乃至普照大地。但彼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 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諸大山王。次第乃至普照大地。但彼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 ||
369行目: | 384行目: | ||
佛子。譬如日月出現世間。乃至深山幽谷無不普照。如來智慧日月。亦復如是。普照一切無不明了。但衆生希望善根不同故。如來智光種種差別。 | 佛子。譬如日月出現世間。乃至深山幽谷無不普照。如來智慧日月。亦復如是。普照一切無不明了。但衆生希望善根不同故。如來智光種種差別。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四勝行知見如來。 | |
− | + | ||
− | 一切邪見犯戒無智邪命生盲衆生。未曾覩佛智慧日光。何以故。無信心眼故。 | + | 復次佛子。譬如日出世間。生盲衆生未曾覩見。何以故。無肉眼故。 |
+ | 佛子。此生盲衆生雖不見日。亦爲日光之所饒益。因日光故。而得飮食資生衆具。消除冷溼令體輕軟。風寒痰&T028605;諸患悉除安隱快樂。如來慧日出現世間。亦復如是。 | ||
+ | 一切邪見犯戒無智邪命生盲衆生。未曾覩佛智慧日光。何以故。無信心眼故。<br> | ||
佛子。生盲衆生。雖不見如來智慧日光。然此衆生。亦爲如來智慧日光之所饒益。除滅四大一切諸苦。身體安樂。斷一切煩惱毒痛根本。 | 佛子。生盲衆生。雖不見如來智慧日光。然此衆生。亦爲如來智慧日光之所饒益。除滅四大一切諸苦。身體安樂。斷一切煩惱毒痛根本。 | ||
佛子。如來有光。名曰一切功徳積聚。復有光明。名普照一切。復有光明。名曰清淨自在普照。復有光明。名出大妙音。 | 佛子。如來有光。名曰一切功徳積聚。復有光明。名普照一切。復有光明。名曰清淨自在普照。復有光明。名出大妙音。 | ||
378行目: | 394行目: | ||
復有光明。名無依普照。復有光明。名智慧自在。除滅一切境界虚妄。 | 復有光明。名無依普照。復有光明。名智慧自在。除滅一切境界虚妄。 | ||
復有光明。名分別諸乘。隨其所應出大妙音。 | 復有光明。名分別諸乘。隨其所應出大妙音。 | ||
− | 復有光明。名曰圓滿自在音聲。莊嚴諸刹。悉令衆生皆得清淨。 | + | 復有光明。名曰圓滿自在音聲。莊嚴諸刹。悉令衆生皆得清淨。<br> |
− | + | 佛子。如來一一毛孔。放如是等千種光明。五百光明普照下方。五百光明普照上方。菩薩摩訶薩。各於其刹諸如來所。見此光已。彼諸菩薩。即時具足清淨十頭十眼十耳十鼻十舌十身十手十足十地十智。<br> | |
− | 佛子。如來一一毛孔。放如是等千種光明。五百光明普照下方。五百光明普照上方。菩薩摩訶薩。各於其刹諸如來所。見此光已。彼諸菩薩。即時具足清淨十頭十眼十耳十鼻十舌十身十手十足十地十智。 | + | |
− | + | ||
彼諸菩薩。因菩薩行地所得諸入皆悉清淨。成就善根一切種智。聲聞縁覺。皆悉除滅一切煩惱。 | 彼諸菩薩。因菩薩行地所得諸入皆悉清淨。成就善根一切種智。聲聞縁覺。皆悉除滅一切煩惱。 | ||
− | + | 少智生盲衆生。身體柔軟安隱快樂。離垢清淨調伏諸根。具足成就四念處法。地獄餓鬼畜生惡道衆生。衆苦悉除皆得安樂。身壞命終生人天中。彼諸衆生不知不覺。以何因縁何威神力來生此間。彼生盲者唯作是念。我是梵天我是梵化。 | |
− | + | ||
爾時如來。安住普自在三昧。演出八種如來妙音。告衆生言。汝等衆生。非是梵天亦非梵化。蒙佛神力故。得生此間。彼諸衆生。佛神力故。即識宿命所經惡道。來生此間。皆大歡喜。大歡喜已。各持優曇華雲。香雲。娯樂雲。一切衣雲蓋雲。幢雲。末香雲。妙寶雲。師子幢雲。半月樓閣雲。讃歎莊嚴具雲。詣如來所奉獻供養。 | 爾時如來。安住普自在三昧。演出八種如來妙音。告衆生言。汝等衆生。非是梵天亦非梵化。蒙佛神力故。得生此間。彼諸衆生。佛神力故。即識宿命所經惡道。來生此間。皆大歡喜。大歡喜已。各持優曇華雲。香雲。娯樂雲。一切衣雲蓋雲。幢雲。末香雲。妙寶雲。師子幢雲。半月樓閣雲。讃歎莊嚴具雲。詣如來所奉獻供養。 | ||
− | + | 何以故。蒙佛神力慧眼開明。如來即授彼諸衆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佛子當知。如來慧日。饒益生盲衆生。長養具足成就善根。<br>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五勝行知見如來。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滿月。有四奇特未曾有法。 | 復次佛子。譬如滿月。有四奇特未曾有法。 | ||
何等爲四。映蔽一切星宿光明。示現増減於閻浮提。一切淨水影無不現。一切衆生有覩見者皆悉對面。如來法身亦復如是。 | 何等爲四。映蔽一切星宿光明。示現増減於閻浮提。一切淨水影無不現。一切衆生有覩見者皆悉對面。如來法身亦復如是。 | ||
− | 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爲四。映蔽一切聲聞縁覺學無學法功徳星宿。隨其所應示現壽命修短不同。法身常住未曾増減。影現一切世界淨心衆生菩提器中。隨所聞法隨解脱地應受化者。一切皆謂如來現前。其實法身無有彼此。究竟佛事。 | + | 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爲四。映蔽一切聲聞縁覺學無學法功徳星宿。隨其所應示現壽命修短不同。法身常住未曾増減。影現一切世界淨心衆生菩提器中。隨所聞法隨解脱地應受化者。一切皆謂如來現前。其實法身無有彼此。究竟佛事。<br>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六勝行知見如來。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六勝行知見如來。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大梵天王。以少方便。大千世界一切衆生。各見梵王現在己前。亦不分身無種種身。 |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大梵天王。以少方便。大千世界一切衆生。各見梵王現在己前。亦不分身無種種身。 | ||
− | 佛子。如來亦復如是。亦不分身無種種身。於一切衆生。隨所應化示現其身。未曾生念。示現彼此若干衆生。 | + | 佛子。如來亦復如是。亦不分身無種種身。於一切衆生。隨所應化示現其身。未曾生念。示現彼此若干衆生。<br>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七勝行知見如來。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七勝行知見如來。 | + | |
− |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大醫王。善知衆藥對治之法。一切方論皆悉明練。彼大醫王。閻浮提中一切藥草。若現其前悉能識別。彼大醫王。宿善根力。又能明了諸方論故。悉能療治一切衆病。<br> | ||
彼大醫王。臨命終時作如是念。我命終後。一切衆生無所歸依。是故我應現巧方便。爾時醫王。以藥塗身。咒術自持。令我命終之後身不乾燥又不散壞。猶能具足身四威儀。行住坐臥行醫王事。&T028977;治衆病與本無異。如來應供等正覺無上醫王。亦復如是。 | 彼大醫王。臨命終時作如是念。我命終後。一切衆生無所歸依。是故我應現巧方便。爾時醫王。以藥塗身。咒術自持。令我命終之後身不乾燥又不散壞。猶能具足身四威儀。行住坐臥行醫王事。&T028977;治衆病與本無異。如來應供等正覺無上醫王。亦復如是。 | ||
− | 善能明了諸對治法。悉能除滅一切衆生諸煩惱病。無量億那由他劫修習善根。究竟般若波羅蜜。到於彼岸。善學方便藥塗咒持。 | + | 善能明了諸對治法。悉能除滅一切衆生諸煩惱病。無量億那由他劫修習善根。究竟般若波羅蜜。到於彼岸。善學方便藥塗咒持。<br> |
+ | 如來於昔。先善安住菩薩行地。般若波羅蜜。巧妙方便藥咒之力。住持壽命。如來以少方便施作佛事。救護衆生除滅煩惱。<br>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八勝行知見如來。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摩尼寶。名普照明淨藏。此寶光明觸衆生身。悉同一色若有見者眼即清淨。隨彼光明所照之處。雨目佉寶。皆悉遍滿。饒益安樂無量衆生。如來法身亦復如是。 | |
− | + | 爲大寶王功徳積聚大智慧藏。如來有光名寶身智。若有衆生觸斯光者。皆悉得與佛身同色。若有衆生見斯光者。皆悉逮得清淨法眼。若有衆生觸斯光者。除貧賤苦尊貴富樂。乃至無上菩提快樂。<br> | |
− | 爲大寶王功徳積聚大智慧藏。如來有光名寶身智。若有衆生觸斯光者。皆悉得與佛身同色。若有衆生見斯光者。皆悉逮得清淨法眼。若有衆生觸斯光者。除貧賤苦尊貴富樂。乃至無上菩提快樂。 | + | 佛子當知。如來法身無有彼此。悉能究竟一切衆生而作佛事。<br> |
− | + | ||
− | 佛子當知。如來法身無有彼此。悉能究竟一切衆生而作佛事。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九勝行知見如來。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九勝行知見如來。 | ||
+ | |||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寶。名曰一切世間莊嚴如意摩尼寶王。具足成就百萬功徳。隨彼寶王所住之處。一切衆生所有苦患皆得除滅。隨其所願悉能充滿。 |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寶。名曰一切世間莊嚴如意摩尼寶王。具足成就百萬功徳。隨彼寶王所住之處。一切衆生所有苦患皆得除滅。隨其所願悉能充滿。 | ||
− | 彼摩尼寶王。非少福衆生所能得見。如來法身摩尼寶王。亦復如是。若有衆生得聞見者。皆悉除滅生死之苦。若一切衆生。一時專念。欲見如來皆悉覩見。能令歡喜所願悉滿。如來法身。非少福衆生之所能見。除佛神力。隨其所應而示現身。 | + | 彼摩尼寶王。非少福衆生所能得見。如來法身摩尼寶王。亦復如是。若有衆生得聞見者。皆悉除滅生死之苦。若一切衆生。一時專念。欲見如來皆悉覩見。能令歡喜所願悉滿。如來法身。非少福衆生之所能見。除佛神力。隨其所應而示現身。<br>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十勝行知見如來。 | ||
+ | |||
− | + | 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無量淨心。充滿十方。深入法界住眞實際。無生無滅三世平等。悉能除滅一切虚妄。入未來際。正法充滿一切世間一切法界。一切佛身無量莊嚴。 | |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
499行目: | 519行目: | ||
:其懷惡心者 不覩如來身 | :其懷惡心者 不覩如來身 | ||
− | + | {以下口業} | |
− | + | ||
− | + | ||
− | 何等爲四。一曰汝等當知。初禪安樂離欲瞋恚。遠離欲界。衆生聞已。自然皆得成就初禪。捨欲界身生梵天處・二曰汝等當知。 | + | 佛子。菩薩摩訶薩。云何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微妙音聲。此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音聲無處不至。如來種種微妙音聲。令一切衆生皆大歡喜。演説無量諸佛正法。隨應化者悉得解了。教化衆生未曾失時。令身清涼心定不亂。觀察平等無生無滅。<br> |
− | 二禪安樂離於覺觀。無覺無觀遠離梵身。衆生聞已。自然皆得成就二禪。捨梵世身生光音天。 | + | 譬如呼響無主。知見出生長養諸善根故。知見甚深無邊底故。知見正直究竟度法界故。知見無斷攝法界故。知見不可壞究竟法界故。<br> |
− | 三曰汝等當知。三禪安樂離於喜愛。衆生聞已。自然皆得成就三禪。捨光音身生遍淨天。 | + | 菩薩摩訶薩。知如來音聲非量非無量。非主非無主。非智非無智。何以故。譬如世界將欲壞時。法如是故。自然演出四種音聲。<br> |
− | 四曰汝等當知。四禪安樂遠離衆苦。衆生聞已。自然皆得成就四禪。捨遍淨身生果實天。 | + | 何等爲四。一曰汝等當知。初禪安樂離欲瞋恚。遠離欲界。衆生聞已。自然皆得成就初禪。捨欲界身生梵天處・二曰汝等當知。<br> |
− | + | 二禪安樂離於覺觀。無覺無觀遠離梵身。衆生聞已。自然皆得成就二禪。捨梵世身生光音天。<br> | |
− | 佛子。是爲世界將欲壞時。法如是故。自然出生四種音聲。彼聲無主亦無作者。如來妙音亦復如是。亦無有主無有作者。自然出生四種妙音。隨順佛法。何等爲四。 | + | 三曰汝等當知。三禪安樂離於喜愛。衆生聞已。自然皆得成就三禪。捨光音身生遍淨天。<br> |
+ | 四曰汝等當知。四禪安樂遠離衆苦。衆生聞已。自然皆得成就四禪。捨遍淨身生果實天。<br> | ||
+ | 佛子。是爲世界將欲壞時。法如是故。自然出生四種音聲。彼聲無主亦無作者。如來妙音亦復如是。亦無有主無有作者。自然出生四種妙音。隨順佛法。何等爲四。<br> | ||
一曰汝等當知。一切行苦。地獄畜生餓鬼中苦。閻羅王苦。惡行者苦。無功徳苦。著我我所苦。欲生人天。當種善根修諸功徳。遠離八難得無難處。衆生聞已。捨離顛倒修習善根。遠離八難生人天中。 | 一曰汝等當知。一切行苦。地獄畜生餓鬼中苦。閻羅王苦。惡行者苦。無功徳苦。著我我所苦。欲生人天。當種善根修諸功徳。遠離八難得無難處。衆生聞已。捨離顛倒修習善根。遠離八難生人天中。 | ||
515行目: | 535行目: | ||
三曰汝等當知。學聲聞乘者。爲學小智。因他覺悟。更有勝道名縁覺乘。悟不由師。汝等應學。若有衆生樂勝道者。聞此音聲學縁覺乘。 | 三曰汝等當知。學聲聞乘者。爲學小智。因他覺悟。更有勝道名縁覺乘。悟不由師。汝等應學。若有衆生樂勝道者。聞此音聲學縁覺乘。 | ||
− | 四曰汝等當知。過聲聞縁覺。更有勝道。名曰大乘。修菩薩行。究竟六波羅蜜。具菩薩行得不退轉。不捨菩薩心。永離生死。向無上菩提。若有衆生諸根猛利。過去修習無量善根。又復承佛威神力故。得聞此音發菩提心。諸佛如來微妙音聲。不從身出不從心出。而能饒益無量衆生。 | + | 四曰汝等當知。過聲聞縁覺。更有勝道。名曰大乘。修菩薩行。究竟六波羅蜜。具菩薩行得不退轉。不捨菩薩心。永離生死。向無上菩提。若有衆生諸根猛利。過去修習無量善根。又復承佛威神力故。得聞此音發菩提心。諸佛如來微妙音聲。不從身出不從心出。而能饒益無量衆生。<br>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初勝妙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 ||
− |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呼響因山聲起。無有積聚不可覩見。隨種種聲悉能應對。實無所應。如來妙音亦復如是。 | |
+ | 無有方處。但隨所應而出音聲。音聲非實。不可覺知不可言説。<br>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二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天妙音聲。於虚空中自然而出。悉能覺悟放逸天子。而告之言。汝等當知。五欲無常。虚妄顛倒須臾變異。如逆風執火。愚夫所習。汝莫放逸。若放逸者。身壞命終墮三惡道。放逸諸天聞此音聲。生恐怖心厭離五欲。各捨宮殿詣正法堂。修習善法愛樂正道。<br> | ||
佛子。天妙音聲。亦無有主亦無作者。不起不滅。而能利益放逸諸天。如來妙音亦復如是。普爲放逸諸衆生故。出生無量正法音聲。而覺悟之。謂無著聲。不放逸聲。無常苦空非我之聲。寂滅涅槃聲。皆悉充滿一切法界。隨其所應悉令歡喜。各隨所樂修學諸乘。出生無量大智音聲。不退轉聲。具足菩薩。諸行音聲。如來一切智慧地聲。衆生聞此諸音聲已。無量無數阿僧祇衆生。修習善法。 | 佛子。天妙音聲。亦無有主亦無作者。不起不滅。而能利益放逸諸天。如來妙音亦復如是。普爲放逸諸衆生故。出生無量正法音聲。而覺悟之。謂無著聲。不放逸聲。無常苦空非我之聲。寂滅涅槃聲。皆悉充滿一切法界。隨其所應悉令歡喜。各隨所樂修學諸乘。出生無量大智音聲。不退轉聲。具足菩薩。諸行音聲。如來一切智慧地聲。衆生聞此諸音聲已。無量無數阿僧祇衆生。修習善法。 | ||
− | 或學聲聞辟支佛乘。或學無上摩訶衍乘。如來妙音超絶衆相。言語道斷。 | + | 或學聲聞辟支佛乘。或學無上摩訶衍乘。如來妙音超絶衆相。言語道斷。<br>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三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 |
+ | 復次佛子。譬如自在天王有天寶女。名曰善口。於一語中。演出百千娯樂音聲。於彼一一娯樂音中。復出百千娯樂音聲。<br> | ||
佛子當知。一善口聲。出生無量微妙音聲。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於一音中出無量聲。隨其所應悉令開解。 | 佛子當知。一善口聲。出生無量微妙音聲。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於一音中出無量聲。隨其所應悉令開解。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四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 |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大梵天王。於梵衆中出梵音聲。一切大衆無不聞者。彼梵音聲不出衆外。<br> | ||
+ | 時梵身諸天。各作是念。大梵天王唯與我語不對餘天。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出生無量無上妙音。應受化者皆悉得聞。不出衆外。 | ||
+ | 何以故。彼諸衆生根未熟故。聞佛音者各作是念。今日如來唯爲我説。不爲餘人。如來所出音聲亦無所出。聞佛音者亦無所聞。能爲衆生施作佛事。<br>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五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五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水性皆同一味。隨器異故味有差別。水無是念我作衆味。如來妙音亦復如是。皆悉一味。謂解脱味。隨諸衆生受化器異。應有差別。如來音聲。不作是知不作是念。我作種種別異音聲。<br>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六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六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 ||
+ | |||
復次佛子。譬如阿耨達龍王。興大重雲。滿閻浮提普降大雨。百穀草木皆悉滋長。江河池泉一切盈滿。此大雨水。不從龍王身心中出。而能饒益無量衆生。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 復次佛子。譬如阿耨達龍王。興大重雲。滿閻浮提普降大雨。百穀草木皆悉滋長。江河池泉一切盈滿。此大雨水。不從龍王身心中出。而能饒益無量衆生。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 ||
− | + | 興大悲雲遍滿世間。普雨無上甘露正法。令一切衆生皆大歡喜。出生善根。長養正法。具足諸乘。如來音聲不從外來亦不内出。而能饒益一切衆生。<br>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七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 ||
復次佛子。譬如摩那斯龍王。將欲降雨。先興重雲彌覆虚空。凝停七日而未降雨。先令衆生究竟諸業。何以故。彼大龍王。慈悲心故。過七日已。漸降微雨普潤大地。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 復次佛子。譬如摩那斯龍王。將欲降雨。先興重雲彌覆虚空。凝停七日而未降雨。先令衆生究竟諸業。何以故。彼大龍王。慈悲心故。過七日已。漸降微雨普潤大地。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 ||
− | 將雨法雨。先興法雲普覆衆生。未便即雨甘露正法。先令衆生成熟諸根。諸根熟已。然後漸降甘露法雨。若即説深法。衆生恐怖。是故如來漸漸微雨一切種智甘露法味。 | + | 將雨法雨。先興法雲普覆衆生。未便即雨甘露正法。先令衆生成熟諸根。諸根熟已。然後漸降甘露法雨。若即説深法。衆生恐怖。是故如來漸漸微雨一切種智甘露法味。<br>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八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 ||
− | |||
復次佛子。譬如海中有大龍王。名大莊嚴。 | 復次佛子。譬如海中有大龍王。名大莊嚴。 | ||
或連雨十日或二十日或百日或千日或百千日。 | 或連雨十日或二十日或百日或千日或百千日。 | ||
− | 佛子。雨不作是念。我雨十日乃至百千日。但彼龍王。有不可思議自在力故。或十日雨。乃至百千日雨。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欲雨微妙甘露正法。或十種音聲。或二十或百或千或百千。或八萬四千行種種音聲。乃至無量億那由他聲分別説法。令一切衆生皆悉歡喜。如來妙音不作是念。我能演説種種諸法。又法界清淨無有差別。化衆生故所説不同。 | + | 佛子。雨不作是念。我雨十日乃至百千日。但彼龍王。有不可思議自在力故。或十日雨。乃至百千日雨。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欲雨微妙甘露正法。或十種音聲。或二十或百或千或百千。或八萬四千行種種音聲。乃至無量億那由他聲分別説法。令一切衆生皆悉歡喜。如來妙音不作是念。我能演説種種諸法。又法界清淨無有差別。化衆生故所説不同。<br>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九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 ||
− | |||
復次佛子。譬如娑伽羅龍王。欲現龍王大自在力。爲欲饒益群生類故。從四天下乃至他化自在天處。興大重雲遍覆六天。有種種色。或有處如閻浮檀金色。或有處如瑠璃色。或有處如白銀色。或有處如玻瓈色。或有處如玫瑰色。或有處如碼瑙色。或有處如勝寶藏色。或有處如赤眞珠色。或有處如妙香色。或有處如種種衣色。或有處如清淨水色。或有處如種種雜色。如是等無量色雲。覆四天下乃至六天。覆已出諸電光。 | 復次佛子。譬如娑伽羅龍王。欲現龍王大自在力。爲欲饒益群生類故。從四天下乃至他化自在天處。興大重雲遍覆六天。有種種色。或有處如閻浮檀金色。或有處如瑠璃色。或有處如白銀色。或有處如玻瓈色。或有處如玫瑰色。或有處如碼瑙色。或有處如勝寶藏色。或有處如赤眞珠色。或有處如妙香色。或有處如種種衣色。或有處如清淨水色。或有處如種種雜色。如是等無量色雲。覆四天下乃至六天。覆已出諸電光。 | ||
566行目: | 593行目: | ||
如來如是。以正法雲大慈悲雲不可思議雲。令一切衆生身心柔軟。然後乃雨不可思議。大法雲雨。所謂爲坐道場一切菩薩。雨不可壞法界大法雲雨。爲最後身菩薩。雨如來密教菩薩娯樂自在大法雲雨。爲一生補處菩薩。雨清淨普照大法雲雨。爲得記菩薩。雨如來莊嚴大法雲雨。爲得忍菩薩。雨功徳寶智華不斷菩薩行大法雲雨。爲向行菩薩。雨不退行入化門甚深門無有疲厭大法雲雨。爲初發心菩薩。雨如來定行大慈大悲救護衆生大法雲雨。爲樂縁覺者。雨深知縁起離斷常見無壞解脱果法雲雨。爲求聲聞者。雨降伏煩惱怨敵智藏法雲雨。爲修習長養善根衆生及決定不決定衆生。雨種種歡喜法門雲雨。 | 如來如是。以正法雲大慈悲雲不可思議雲。令一切衆生身心柔軟。然後乃雨不可思議。大法雲雨。所謂爲坐道場一切菩薩。雨不可壞法界大法雲雨。爲最後身菩薩。雨如來密教菩薩娯樂自在大法雲雨。爲一生補處菩薩。雨清淨普照大法雲雨。爲得記菩薩。雨如來莊嚴大法雲雨。爲得忍菩薩。雨功徳寶智華不斷菩薩行大法雲雨。爲向行菩薩。雨不退行入化門甚深門無有疲厭大法雲雨。爲初發心菩薩。雨如來定行大慈大悲救護衆生大法雲雨。爲樂縁覺者。雨深知縁起離斷常見無壞解脱果法雲雨。爲求聲聞者。雨降伏煩惱怨敵智藏法雲雨。爲修習長養善根衆生及決定不決定衆生。雨種種歡喜法門雲雨。 | ||
− | 佛子。雨如是等十種無量無邊大法雲雨。充滿法界。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其心平等無有彼此。但以衆生根不同故。如來法雨現有差別。 | + | 佛子。雨如是等十種無量無邊大法雲雨。充滿法界。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其心平等無有彼此。但以衆生根不同故。如來法雨現有差別。<br>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十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 |
− |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
東晋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 東晋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 ||
579行目: | 605行目: | ||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 |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 | ||
− | + | 復次佛子。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音聲十種無量。<br> | |
何等爲十。所謂知見虚空等無量。無處不至故。知見法界等無量。無處不徹故。知見衆生界等無量。令一切衆生悉歡喜故。知見行業等無量。廣説一切果報故。知見煩惱等無量。究竟寂滅故。知見種種音聲等無量。隨應受化無不聞故。知見欲樂等無量。悉分別説諸解脱故。知見三世等 | 何等爲十。所謂知見虚空等無量。無處不至故。知見法界等無量。無處不徹故。知見衆生界等無量。令一切衆生悉歡喜故。知見行業等無量。廣説一切果報故。知見煩惱等無量。究竟寂滅故。知見種種音聲等無量。隨應受化無不聞故。知見欲樂等無量。悉分別説諸解脱故。知見三世等 | ||
無量。無分際故。知見智慧等無量。深入一切法故。知見佛境界不退等無量隨順如如法界故。 | 無量。無分際故。知見智慧等無量。深入一切法故。知見佛境界不退等無量隨順如如法界故。 | ||
626行目: | 652行目: | ||
:隨應受化者 一切無不聞 | :隨應受化者 一切無不聞 | ||
:聲不出衆外 以無信心故 | :聲不出衆外 以無信心故 | ||
− | |||
− | |||
:譬如諸水性 皆悉同一味 | :譬如諸水性 皆悉同一味 | ||
:清淨離垢濁 具足八功徳 | :清淨離垢濁 具足八功徳 | ||
667行目: | 691行目: | ||
:興起大悲雲 普覆於一切 | :興起大悲雲 普覆於一切 | ||
:爲道場菩薩 雨大甘露法 | :爲道場菩薩 雨大甘露法 | ||
− | :隨其所應化 | + | :隨其所應化 如來心平等 |
− | + | {以下意業} | |
− | + |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此菩薩摩訶薩。知心意識非即如來。但知如來智無量故。心亦無量。 | |
+ | 佛子。譬如虚空。悉爲一切萬物所依。而彼虚空無所依止。如來智慧亦復如是。悉爲一切世間智慧。離世間智之所依止。而如來智無所依止。<br>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最初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最初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
+ | |||
復次佛子。譬如清淨法界。悉爲一切聲聞縁覺菩薩解脱之所依止。而清淨法界無増無減。如來智慧亦復如是。 | 復次佛子。譬如清淨法界。悉爲一切聲聞縁覺菩薩解脱之所依止。而清淨法界無増無減。如來智慧亦復如是。 | ||
− | 爲一切世間出世間智。算數巧術一切衆智之所依止。而如來智無増無減。 | + | 爲一切世間出世間智。算數巧術一切衆智之所依止。而如來智無増無減。<br>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二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四大海水。悉能澤潤四天下地八十億小洲。若有衆生。於彼諸處。方便求水無往不得。而彼大海不 | |
− | 作是念。我能資給諸衆生水。如來智慧大海亦復如是。悉能澤潤一切衆生心。彼諸衆生。各於法門修習善根。皆得智慧光明。而如來不作是念。我能悉與衆生智慧。 | + | 作是念。我能資給諸衆生水。如來智慧大海亦復如是。悉能澤潤一切衆生心。彼諸衆生。各於法門修習善根。皆得智慧光明。而如來不作是念。我能悉與衆生智慧。<br>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三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四種寶珠。此四種寶。悉生海中一切衆寶。若無此寶。海中衆寶悉皆滅失。 | |
− | + | ||
− | + | ||
+ | 何等爲四。一名衆寶積聚。二名無盡寶藏。三名遠離熾然。四名一切莊嚴聚。是爲四寶。<br> | ||
佛子。此四種寶。一切阿脩羅迦樓羅諸龍神等。悉不得見。何以故。娑伽羅龍王密置深寶藏故。此四種寶端嚴方正。如來應供等正覺海。亦有四種大智寶珠。出生一切聲聞縁覺學無學智。及諸菩薩智慧大寶。 | 佛子。此四種寶。一切阿脩羅迦樓羅諸龍神等。悉不得見。何以故。娑伽羅龍王密置深寶藏故。此四種寶端嚴方正。如來應供等正覺海。亦有四種大智寶珠。出生一切聲聞縁覺學無學智。及諸菩薩智慧大寶。 | ||
+ | 何等爲四。一名無染巧妙方便清淨智寶。二名分別演説有 | ||
+ | 爲無爲清淨智寶。三名分別演説一切諸法而不壞法界清淨智寶。四名應化衆生未曾失時清淨智寶。是爲如來大海四種清淨智寶。<br> | ||
+ | 佛子。此如來四種清淨智寶。一切衆生無能見者。何以故。此四種智慧大寶安置如來微密法寶藏故。菩薩慧光端嚴殊特。<br>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四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
− |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四熾然光明大寶。此四種寶。悉能消竭大海無極之水。何等爲四。一名日藏光明大寶。一名 | |
− | + | 離潤光明大寶。三名火珠光明大寶。四名究竟無餘光明大寶。 | |
+ | 佛子。若大海中無此四寶。四域天下金剛圍山。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悉漂沒。<br> | ||
+ | 佛子。此日藏光明大寶。能變海水。悉成爲酪。離潤光明大寶。能變酪海。悉成爲酥。火珠光明大寶。能悉熾然酥海。究竟無餘光明大寶。悉然酥海。永盡無餘。如來應供等正覺海。亦有四種智光摩尼大寶。照諸菩薩。具足修習一切衆行。乃至成佛平等智慧。何等爲四。 | ||
+ | 一者永息一切不善波浪智光大寶。 | ||
+ | 二者滅一切法愛智光大寶。 | ||
+ | 三者大慧智光大寶。四者與如來等無量智光大寶。<br> | ||
+ | 佛子。彼菩薩摩訶薩修集菩提時。起無量生死不善波浪。一切諸天阿脩羅等。悉無能止。如來以息一切不善波浪智光大寶。照耀菩薩不善波浪。令永止息。堅固安住無上三昧。以滅一切順法愛智光大寶。滅一切三昧難捨味著。以 | ||
+ | 大慧智光大寶。滅一切無明。淨慧通達。以與如來等無量智光大寶。以少方便。出生如來智慧之地。 | ||
− | + | 佛子。若無如來四種智光大寶。乃至一菩薩得如來地。無有是處。<br>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五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從水輪際。上至非想非非想天。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依虚空住。 | |
− | + | ||
− | + | ||
− | + | ||
− | + | ||
謂無色界衆生處。色界衆生處。欲界衆生處。 | 謂無色界衆生處。色界衆生處。欲界衆生處。 | ||
此三界處悉依虚空。而彼虚空無有迫迮。 | 此三界處悉依虚空。而彼虚空無有迫迮。 | ||
730行目: | 739行目: | ||
智慧。悉依如來智慧而起。悉依如來智慧 | 智慧。悉依如來智慧而起。悉依如來智慧 | ||
而住。如來智慧無有迫迮。何以故。如來智 | 而住。如來智慧無有迫迮。何以故。如來智 | ||
− | + | 慧無所不至故。<br>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六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雪山頂有藥王樹。名非從根生非不從生。彼藥王樹。從六百八十萬由旬下極金剛地水輪際生。<br> | |
− | + | 佛子。此藥王樹。若生根時。閻浮提樹一切根生。若生莖時。閻浮提樹皆悉生莖。若生枝葉華果時。閻浮提樹一切 | |
− | + | 悉生枝葉華果。此藥王樹根能生莖。莖能生根。是故名曰不從根生非不從根。<br> | |
− | + | 佛子。此藥王樹。一切諸處皆悉生長。唯除二處。所謂地獄深阬及水輪中不得生長。而大藥王樹亦不捨生性。如來智慧大藥王樹亦復如是。從一切如來種姓中生。於過去世。修習大慈悲等無量無邊功徳。堅固正住不可傾動。三世無量善根智慧。皆悉普覆一切世間。除滅一切惡道衆難。巧方便莖。淨法界枝。諸禪三昧解脱之葉。七覺意華。無上解脱果。陀羅尼持初無増減。<br> | |
− | + | 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復有異名。名根堅固不壞。何 | |
− | + | 以故。不捨不斷菩薩衆行。是故其根名曰不壞。彼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初生根時。一切菩薩。悉生大慈悲根。未曾捨離一切衆生。初生莖時。一切菩薩。皆悉生長堅固精進正直心莖。初生枝時。一切菩薩。生長一切波羅蜜枝。初生葉時。一切菩薩。生長一切淨戒威儀頭陀功徳之葉。初生華時。一切菩薩。善根莊嚴相好華敷。初生果時。一切菩薩。得無生忍受佛記果。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除二處。不得生長。所謂聲聞縁覺涅槃。地獄深阬。及諸犯戒。邪見貪著。非法器等。而如來樹非不生長。其餘一切應受化者。皆悉生長。而如來智慧大藥王樹。不増不減。<br>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七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火劫起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所有大地草木金剛圍山。皆悉熾然燒盡無餘。設有一人。若以乾草投彼火中。寧得不然。<br> | |
− | + | 答言不也。無不燒盡。 | |
− | + | 佛子。彼所投草。猶可不盡。如來智慧。於一切衆生。一切佛刹。一切劫數。一切諸法。無不悉知。若有不知。無有是處。何以故。如來智慧不可破壞。悉明達故。<br>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八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復次佛子。譬如風災壞世界時。有大風起。名曰壞散。悉能壞散磨滅大千世界金剛圍山一切萬物。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外。復有風起。名障壞散風災。不令風災得至餘方。佛子。若無此障風。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無不散滅。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br> | |
− | + | 有大智風。名曰散滅一切煩惱。悉能散滅一切菩薩煩惱習氣。如來復有巧方便智風。能持一切菩薩。不令究竟盡滅。墮於聲聞辟支佛地。菩薩摩訶薩。得此巧方便智風力故。能過聲聞辟支佛地。究竟佛地。<b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九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来蔵を説く第十勝行 如來応供等正覚心===== | ||
<span id="mk-nyoraizou"></span><!--528--> | <span id="mk-nyoraizou"></span><!--528--> | ||
復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有衆生無衆生身。如來智慧不具足者。但衆生顛倒不知如來智。遠離顛倒。起一切智無師智無礙智。 | 復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有衆生無衆生身。如來智慧不具足者。但衆生顛倒不知如來智。遠離顛倒。起一切智無師智無礙智。 | ||
− | : | + | :また次に仏子よ、如来の智慧は<kana>処(ところ)</kana>として至らざること無し。何を以つての故に、'''衆生に衆生の身なく、如来の智慧の具足せざる者 有ること無ければなり。ただ衆生顛倒して如来の智を知らざるのみ'''。顛倒を遠離すれば、一切智・無師智・無礙智を起さん。 |
佛子。譬如有一經卷。如一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切所有無不記録。若二千世界等悉記二千世界中事。小千世界等悉記小千世界中事。四天下等悉記四天下事。須彌山王等悉記須彌山王事。地天宮等悉記地天宮殿中事。欲天宮等悉記欲界天宮殿中事。色天宮等悉記色界天宮殿中事。若無色天宮等悉記無色界天宮殿中事。 | 佛子。譬如有一經卷。如一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切所有無不記録。若二千世界等悉記二千世界中事。小千世界等悉記小千世界中事。四天下等悉記四天下事。須彌山王等悉記須彌山王事。地天宮等悉記地天宮殿中事。欲天宮等悉記欲界天宮殿中事。色天宮等悉記色界天宮殿中事。若無色天宮等悉記無色界天宮殿中事。 | ||
− | : | + | :仏子、譬へば一経巻有りて、一三千大千世界の如くなれば、大千世界の一切<kana>所有(あらゆる)</kana>ることを、記録せざること無く。もし二千世界に等しければ、悉く二千世界の<kana>中(うち)</kana>の事を<kana>記(しる)</kana>し。小千世界に等しければ、悉く小千世界の中の事を記し、四天下に等しけらば、悉く四天下の事を記し。須弥山王に等しければ悉く須弥山王の事を記し。地天の宮に等しければ悉く地天の宮殿の中の事を記し。欲天の宮に等しければ悉く欲界天の宮殿の中の事を記し。色(界)天の宮に等しければ悉く色界天の宮殿の中の事を記し。もし無色天の宮に等しければ悉く無色界天の宮殿の中の事を記す。 |
彼三千大千世界等經卷。在一微塵内。一切微塵亦復如是。 | 彼三千大千世界等經卷。在一微塵内。一切微塵亦復如是。 | ||
:彼の三千大千世界に等しき経巻は、一微塵内に在り。一切の微塵もまた是の如し。 | :彼の三千大千世界に等しき経巻は、一微塵内に在り。一切の微塵もまた是の如し。 | ||
808行目: | 775行目: | ||
佛子。如來智慧。無相智慧。無礙智慧。具足在於衆生身中。但愚癡衆生顛倒想覆。不知不見不生信心。 | 佛子。如來智慧。無相智慧。無礙智慧。具足在於衆生身中。但愚癡衆生顛倒想覆。不知不見不生信心。 | ||
− | : | + | :仏子、'''如来の智慧、無相の智慧、無礙の智慧は、具足して衆生の身中に在るも、ただ愚癡の衆生は顛倒の想に覆われて、知らず、見ず、信心を生ぜざるのみ'''。 |
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天眼。觀察一切衆生。觀已作如是言。 | 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天眼。觀察一切衆生。觀已作如是言。 | ||
:そのときに如来は、障礙なき清淨の天眼をもって、一切衆生を観察したまい、観じおわりてかくのごときの言をなしたまわく。 | :そのときに如来は、障礙なき清淨の天眼をもって、一切衆生を観察したまい、観じおわりてかくのごときの言をなしたまわく。 | ||
− | 奇哉奇哉。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 | + | 奇哉奇哉。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br> |
− | + | ||
我當教彼衆生。覺悟聖道。悉令永離妄想顛倒垢縛。具見如來智慧在其身内。與佛無異。 | 我當教彼衆生。覺悟聖道。悉令永離妄想顛倒垢縛。具見如來智慧在其身内。與佛無異。 | ||
− | :我まさに彼の衆生に教えて聖道を覺悟せし悉く永(とこしな) | + | :「'''奇なるかな、奇なるかな、云何んぞ如來も具足せる智慧は、身中に在りてしかも知見せざる'''。 |
+ | :我まさに彼の衆生に教えて聖道を覺悟せし悉く永(とこしな)く妄想顛倒の垢縛を離れしめ、つぶさに如来の智慧その身内に在りて、仏と異なるなきを見らしめん」と。 | ||
如來即時教彼衆生。修八聖道。捨離虚妄顛倒。離顛倒已具如來智。與如來等 饒益衆生。 | 如來即時教彼衆生。修八聖道。捨離虚妄顛倒。離顛倒已具如來智。與如來等 饒益衆生。 | ||
− | : | + | :如来は即時に彼等衆生を教えて、八聖道を修し、虚妄顛倒を棄てしめたもう。'''顛倒を離れおわれば如來の智をそなへ如來と等しく、衆生を饒益す'''。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 第十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 第十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
:佛子、これを菩薩摩訶薩の第十の勝行にして、如來應供等正覺の心を知見す。 | :佛子、これを菩薩摩訶薩の第十の勝行にして、如來應供等正覺の心を知見す。 | ||
+ | |||
+ | |||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如是等無量無數諸勝妙行 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如是等無量無數諸勝妙行 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
:佛子よ、菩薩摩訶薩に是の如き等の無量無數の諸の勝妙行ありて、如來應供等正覺の心を知見す。」 | :佛子よ、菩薩摩訶薩に是の如き等の無量無數の諸の勝妙行ありて、如來應供等正覺の心を知見す。」 | ||
その時に普賢菩薩、重ねて此の義を明さんと欲し、偈を以て頌して曰く、 | その時に普賢菩薩、重ねて此の義を明さんと欲し、偈を以て頌して曰く、 | ||
+ | |||
:欲知如來心 應解最勝智 | :欲知如來心 應解最勝智 | ||
:如來智無量 最勝心亦然 | :如來智無量 最勝心亦然 | ||
898行目: | 868行目: | ||
:顛倒妄想覆 衆生不知見 | :顛倒妄想覆 衆生不知見 | ||
:如來教衆生 修習八聖道 | :如來教衆生 修習八聖道 | ||
− | :除滅一切障 | + | :除滅一切障 究竟成菩提 |
+ | |||
+ | {以下境界} | ||
+ | |||
+ |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境界。此菩薩摩訶薩。成就無量無邊無礙智慧。知一切衆生是如來境界。一切世間。一切刹。一切法。一切衆生行。如如不壞境界。無礙法界境界。實際無際境界。無量虚空境界。非境界境界。是如來境界。 | ||
+ | |||
+ | 佛子。一切衆生無量故。如來境界無量。一切世間無量故。如來境界無量。乃至非境界境界無量故。如來境界無量。非境界至一切處。而無所至。如來境界亦復如是。 | ||
+ | |||
+ | 佛子。菩薩摩訶薩。知心境界是如來境界。如心境界無量故。如來境界無量。何以故。隨心無量。出生智慧亦復如是。 | ||
+ | |||
+ | 佛子。譬如大龍隨心降雨。雨不從内亦不從外。如來境界亦復如是。隨心所念。於念念中。出生無量不思議智。彼諸智慧悉無來處。 | ||
+ | |||
+ | 佛子。一切大海水。皆從龍王心願所起。如來智海亦復如是悉從大願力起。佛子。如來智海無量無邊。不可言説。不可思議。<br> | ||
+ | 我説小諭。汝今諦聽。佛子。此閻浮提内。流出二千五百河水。悉入大海。倶耶尼内。流出五千河水。悉入大海。弗婆提内。流出八千四百河水。悉入大海。欝單越内。流出一萬河水。悉入大海。<br> | ||
+ | 佛子。此四天下内。如是二萬五千九百河水。悉入大海。佛子。於意云何。此水多少。<br> | ||
+ | 答言甚多。 | ||
+ | |||
+ | 佛子。復有十光明龍王。雨大海中悉過前水。百光明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大莊嚴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摩那斯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大雷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難陀。跋難陀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無量光明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流注不斷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大勝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金剛光明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br> | ||
+ | 佛子。如是等八十億龍王。各雨大海展轉過前。娑伽羅龍王太子名曰佛生。雨大海中復悉過前。 | ||
+ | |||
+ | 佛子。彼十光明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百光明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大莊嚴龍王所住淵 | ||
+ | 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摩那斯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大雷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難陀。跋難陀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無量光明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流注不斷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大勝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金剛光明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如是等廣説。乃至娑伽羅龍王太子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 | ||
+ | |||
+ | 佛子。如彼十龍王。及八十億龍王。乃至娑伽羅龍王太子。雨大海中及其淵池。皆悉不及娑伽羅龍王所雨大海。娑伽羅龍王所住淵池。涌出流入大海倍復過前。彼涌流水。青瑠璃色。盈滿大海。涌出有時。是故海潮常不失時。 | ||
+ | |||
+ | 佛子。如是大海。其水無量。珍寶無量。衆生無量。大地無量。佛子。於意云何。彼大海水。爲無量不。<br> | ||
+ | 答言實爾。其水深廣不可爲諭。 | ||
+ | |||
+ | 佛子。如是海水深廣無量。於如來無量智海。百分不及其一。乃至不可爲譬。但隨所應化。爲作譬諭。 | ||
+ | 佛子。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智海。深廣無量。從初發心。乃至不斷菩薩無量行故。知見道品寶無量。不斷三寶故。知見無量衆生歡喜。長養一切聲聞學無學及縁覺故。知見大地無量。從歡喜地乃至究竟無礙智地故。 |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境界無量。饒益一切衆生。無量智慧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
:離垢淨境界 無量不可稱 | :離垢淨境界 無量不可稱 | ||
988行目: | 922行目: | ||
:聲聞學無學 辟支佛無量 | :聲聞學無學 辟支佛無量 | ||
:具修無上道 故説地無量 | :具修無上道 故説地無量 | ||
− | + | ||
− | + | {以下行} | |
− | + | ||
− | + |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行。此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無礙行。如如行。是如來行如如。過去不滅。未來不至。現在不起。如來行亦如是。不滅不至不起。 | |
− | + | ||
− | + | 佛子。譬如法界無量無縛。何以故。法界無身故。如來行亦如是。無量無縛。何以故。如來行無身故。<br> | |
− | + | 佛子。譬如鳥飛虚空。經百千年。所遊行。處不可度量。未遊行處亦不可量。何以故。虚空無分齊故。如來應供等正覺行。亦復如是。<br> | |
− | + | ||
− | + | 若使有人。於百千億那由他劫。分別解説如來之行。已解説者不可限量。未解説者亦不可量。何以故。如來行無分齊故。 | |
− | + | ||
− | + | 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住如來住。無所住故。而能普爲一切衆生。示現開導如來之行。衆生見已。出過一切諸障礙道。<br> | |
− | + | 佛子。譬如金翅鳥王飛行虚空。安住虚空。以清淨眼。觀察大海龍王宮殿。奮勇猛力。以左右翅博開海水。悉令兩闢。知龍男女有命盡者。而撮取之。如來應供等正覺金翅鳥王。亦復如是。<br> | |
− | + | 安住無礙虚空之中。以清淨眼。觀察法界諸宮殿中。一切衆生。若有善根已成熟者。奮勇猛十力。止觀兩翅。*博開生死大愛海水。隨其所應。出生死海。除滅一切妄想顛倒。安立如來無礙之行。 | |
− | + | ||
− | + | 佛子。譬如日月周行虚空。不作是念。我行虚空。從何所來。去至何所。如來亦復如是。周行無*礙解脱虚空。分別一切法界。饒益一切衆生。廣作佛事。如來不作是念。我有去來。 | |
− | + | ||
− | + |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量無邊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行。 | |
− | + | ||
− | + |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譬如如無盡 無生亦無滅 | :譬如如無盡 無生亦無滅 | ||
:亦無有方處 求之不可見 | :亦無有方處 求之不可見 | ||
1,040行目: | 961行目: | ||
:如來亦如是 遊行諸法界 | :如來亦如是 遊行諸法界 | ||
:度脱一切衆 不念我能度 | :度脱一切衆 不念我能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菩提} | |
− | + | ||
− | + |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此菩薩摩訶薩。知見菩提。解一切義。滅除疑惑。不二等覺。無相。無行。無退。無量無邊。無縛無脱。遠離二邊知處非處。知一切字一切語言法。知一切衆生心心所行。知一切根煩惱習性。於一念中。悉知三世一切諸法。 | |
− | + | ||
− | + | 佛子。譬如大海。爲一切衆生色像之印。是故大海説名爲印。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亦復如是。一切衆生心念諸根。現菩提中而無所現。故説如來爲一切覺。<br> | |
− | + | ||
− | + | 佛子。一切諸佛菩提。一切文字所不能記。一切語言所不能説。不可爲譬。但隨所應。如來爲之分別演説。<br> | |
− | + | 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成菩提時。住佛方便。得一切衆生等身。得一切法等身。得一切刹等身。得一切三世等身。得一切如來等身。得一切諸佛等身。得一切語言等身。得一切法界等身。得虚空界等身。得無*礙法界等身。得出生無量界等身。得一切行界等身。得寂滅涅槃界等身。 | |
− | + | ||
− | + | 佛子。隨如來所得身。當知音聲及無礙心。亦復如是。如來具足如是等三種清淨無量。 | |
− | + | ||
− | + | 佛子。如來身中。悉見一切衆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等正覺。乃至見一切衆生寂滅涅槃。亦復如是。皆悉一性以無性故。無相無盡。無生無滅故。我非我性故。衆生非衆生性故。覺無所覺故。法界無自性故。虚空界無自性故。如是等覺一切無性。無盡智。自然智。一切如來無極大悲。度脱衆生。 | |
− | + | ||
− | + | 佛子。譬如虚空界。世界若成若敗。常無増減。何以故。虚空無生滅故。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若成未成。常無増減。一性無性捨離衆性。 | |
− | + | ||
− | + | 佛子。設有一人出興於世。彼能化作恒沙等心。彼一一心。悉能化作恒沙如來。無色無形。如是恒沙等劫。常化不絶。於意云何。彼化如來寧爲多不。<br> | |
− | + | 答曰。我知仁意。若化不化等無有異。<br> | |
− | + | ||
− | + | 善哉善哉。佛子。誠如所言。佛子。設使一切衆生。於一念中悉成正覺。若成未成皆悉平等。何以故。菩提無性故。無増無減。如來菩提皆悉一性。所謂無性。<br> | |
− | +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br> | |
− | + | 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成正覺已。正受三昧。名曰善覺。正受三昧已。得菩提身。數與一切衆生身等。如一三昧。一切三昧。一切法門。亦復如是。 | |
− | +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身。 | |
− | + | ||
− | + | 復次佛子。菩薩摩訶薩。於一毛道。悉知一切衆生等如來之身。如一毛道。一切毛道。一切法界處。亦復如是。<br> | |
− | + | 何以故。如來菩提身。無處不至。無處不有故。如來應供等正覺。本求菩提勤修精進。往詣道場菩提樹下。處師子座。成最正覺。究竟菩提。 | |
− | + | ||
− | + | 復次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自知身中。悉有一切諸佛菩提。何以故。彼菩薩心。不離一切如來菩提故。如自心中。一切衆生心中。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無處不有。不可破壞。不可思議。 | |
− | + | ||
− | + |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方便法門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 | |
− | + | ||
− | + |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菩提非二法 遠離於二邊 | :菩提非二法 遠離於二邊 | ||
:除滅一切惡 平等覺諸法 | :除滅一切惡 平等覺諸法 | ||
1,125行目: | 1,019行目: | ||
:於一佛身中 此法皆悉現 | :於一佛身中 此法皆悉現 | ||
:是故説菩提 無量無有邊 | :是故説菩提 無量無有邊 | ||
− | + | ||
− | + | {以下轉法輪} | |
− | + | ||
− | + |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轉法輪。<br> | |
− | + | 此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一切願。一切法轉無所轉。本無所起。三轉圓滿皆悉清淨。悉能遠離一切邪見。離欲際非際。一切諸法。如虚空際。不可言説。一切法寂滅。涅槃性故。菩薩摩訶薩。知見一切文字。一切語言法。悉轉法輪。如來音聲無所不至故。知見法輪如響。眞實法性故。知見一切音聲皆是一聲。如來以此而轉法輪。佛轉法輪 | |
− | + | 無有主故。知見轉法輪無漏無盡。内外無所有故。 | |
− | + | ||
− | + | 佛子。譬如文字。於無量無數劫。説不可盡。如來應供等正覺轉正法輪。亦復如是。一切文字。一切語言。説不可盡。如來法輪。悉入一切語言文字。而無所住。 | |
− | + | ||
− | + | 佛子。譬如字章。悉入一切字數。一切事數。一切語言數。一切算數。一切世間出世間。而無所住。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於一切處無所不入。於一切衆生。一切法。一切業。一切報。一切心。亦無所住。一切衆生諸語言法。皆爲法輪音聲所攝。何以故。一切音聲不離法輪音聲故。 | |
− | + | ||
− | + | 復次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出生法門轉法輪。何等爲如來出生法門轉*法輪。如來以一切衆 | |
− | + | 生念念心心行等音聲。爲一切衆生而轉法輪。何以故。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有三昧。名曰究竟無*礙無畏如來正受三昧。而轉法輪。如來入此三昧已。出生一切衆生等音。於一一音中。復生一切衆生等音。而轉法輪。悉令衆生皆大歡喜。<br> | |
− | + | 佛子。若如是知轉法輪者。當知是人則爲隨順一切佛家。不如是知。則不隨順諸如來家。 | |
− | +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轉法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
:如來轉法輪 三世無不至 | :如來轉法輪 三世無不至 | ||
1,177行目: | 1,056行目: | ||
:無漏不可盡 亦復無積聚 | :無漏不可盡 亦復無積聚 | ||
:十力亦如是 轉清淨法輪 | :十力亦如是 轉清淨法輪 | ||
− | :無漏不可盡 | + | :無漏不可盡 諸佛大神力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六 | +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六 |
東晋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 東晋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 ||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四=== |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四=== | ||
+ | {以下大般涅槃} | ||
− | + |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大般涅槃。此菩薩摩訶薩。欲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大般涅槃者。當如是知如如般涅槃。如來大般涅槃。亦復如是。如實際。如法界。如虚空界。如實性。如離欲際。如無相際。如我性際。如一切法性際。如眞實際般涅槃。如來大般涅槃。亦復如是。何以故。涅槃非生滅法。若法不生。當知不滅去無所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不爲菩薩演説顯現如來究竟涅槃。何以故。欲令諸菩薩於一念中。普見三世一切諸佛悉現前故。出生一切如來妙色。亦復不起二不二想。何以故。菩薩摩訶薩。遠離諸想。無染著故。佛子。但如來欲令衆生歡喜故。出現於世。欲令衆生憂悲感慕故。示現涅槃。其實如來無有出世。亦無涅槃。何以故。如來常住如法界故。爲化衆生示現涅槃。 | |
− | + | ||
− | + | 佛子。設有日出照現世間。圓滿明淨與法界等。於一切世界淨水器中。影無不現。日無是念。我能普現一切淨水。佛子。彼時或有一水器破。日影不現。於意云何。彼影不現。豈日過耶。<br> | |
− | + | 答曰不也。水器破故日影不現。 | |
− | + | ||
− | + | 佛子。如來智慧圓滿淨日一念出現。悉能照明一切世界一切法界一切衆生。滅除垢濁。淨心水器影無不顯。常現在前。但破器濁心衆生。不見如來法身影像。應見涅槃而得度者。是故如來現般涅槃。其實如來不生不滅。永無滅度。 | |
− | + | ||
− | + | 佛子。譬如大火於一切世界能爲火事。焚燒草木無不盡者。有時彼火至無草木城邑聚落。自然而滅。於意云何。一切世間火悉滅不。<br> | |
− | + | 答曰不也。 | |
− | + | ||
− | + | 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於一切世界。施作佛事。或一佛刹化度已周。示現涅槃。於意云何。一切世界如來悉滅度耶。<br> | |
− | + | 答曰不也。 | |
− | +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大般涅槃。 | |
− | + | ||
− | + | 復次佛子。如大幻師善知幻術。安住此術。於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城邑聚落大王之都。普現幻身。住持幻身。壽命無盡。時此幻師於彼城邑聚落大王之都。隨事訖處。便捨幻身。於意云何。爲三千大千世界幻身悉捨滅耶。<br> | |
− | + | 答曰不也。 | |
− | + | ||
− | + | 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善知大慧幻術。具足出生巧方便慧。於一切法界。普能示現如來幻身。常住如法界。究竟如虚空。隨諸佛刹。教化度脱已周訖處。示現涅槃。當知不以一<#0628_9/>佛刹示現涅槃故。如來究竟永 | |
− | + | 滅度也。 | |
− | +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大般涅槃。 | |
− | + | ||
− | + | 復次佛子。如來示現般涅槃時。先入不動三昧入三昧已。於一一身。各放無量億千那由他大光。一一光明。各出無量阿僧祇妙寶蓮華。一一蓮華。各有不可説不可説妙寶華鬚。一一華鬚。各有寶師子座。一一座上。各有如來結跏趺坐。彼時所現諸如來身。悉與一切衆生數等。功徳具足。相好莊嚴。究竟本願。時有衆生善根熟者。見如來身。心皆調伏。禀受道化。彼如來身究竟安住。盡未來際隨一切衆生。所應受化未曾失時。彼如來身。無有處所。非實非虚。如來但欲究竟過去諸大願故。欲令衆生長養諸善根故。應現其身常住不滅。 | |
− | +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大般涅槃。 | |
− | + | ||
− | + | 復次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涅槃無量無邊。究竟法界。無所障礙。不生不滅。淨如虚空。安住實際。隨其所應而示現之。本願所持。不捨一切衆生一切佛刹一切諸法。 | |
− | + | ||
− | + |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
:譬如圓滿日 一切法界等 | :譬如圓滿日 一切法界等 | ||
:影現一切水 唯除諸破器 | :影現一切水 唯除諸破器 | ||
1,279行目: | 1,124行目: | ||
:悉離語言道 不可爲譬諭 | :悉離語言道 不可爲譬諭 | ||
:天中天難勝 具足一切徳 | :天中天難勝 具足一切徳 | ||
− | + | ||
− | + | {以下善根} | |
− | + | ||
− | + |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於如來應供等正覺所見聞恭敬供養所種善根。 | |
− | + | 此菩薩摩訶薩。知見於如來所見聞恭敬供養所種善根。皆悉不虚。功徳無盡。離一切愛究竟解脱。果報不虚滿足諸願。於一切有爲法中。不可窮盡。而能隨順無爲智慧。起 | |
− | + | ||
諸佛智。究竟未來際。具足一切諸如來地。 | 諸佛智。究竟未來際。具足一切諸如來地。 | ||
− | + | ||
− | + | 佛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從身過。至金剛輪際。然後乃住。所以者何。以彼金剛不可消故。如是佛子。於如來所。少植善根。能壞一切有爲煩惱。乃至究竟 | |
− | + | 如來涅槃智慧。然後乃住。所以者何。於如來所。植諸善根。不可盡故。 | |
− | + | ||
− | + | 佛子。譬如須彌山等大乾草聚。若有人持如芥子火。悉能燒盡。何以故。火性悉能燒故。<br> | |
− | + | 佛子。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悉能燒滅一切煩惱。無有遺餘。究竟涅槃。何以故。於如來所。種諸善根。性究竟故。 | |
− | + | ||
− | + | 佛子。譬如雪山有大藥王。名曰善現。若有見者眼得清淨。若有聞者耳得清淨。若聞香者鼻得清淨。若嘗味者舌得清淨。若有觸者身得清淨。若取彼地土。悉能除滅無量衆病。安隱快樂。如來應供等正覺無上藥王。亦復如是。常以一切諸方便行。饒益衆生。<br> | |
− | + | 若有得見如來色身。眼得清淨。若有得聞如來名號。耳得清淨。 | |
− | + | 若有得聞如來戒香。鼻得清淨。若有得味如來法味。舌得清淨。得金剛廣長清淨舌根。悉能演説一切言音。 | |
− | + | 若有得觸如來光者。彼人即得清淨色身。究竟逮得無上法身。 | |
− | + | 若有念如來者。得念佛三昧。正念不亂。若有得經卷地。如來塔廟禮拜供養。彼衆生等具足善根。滅煩惱患得賢 | |
− | + | 聖樂。 | |
− | + | ||
− | + | 佛子。乃至不信邪見衆生。見聞佛者。彼諸衆生。於見聞中。所種善根果報不虚。乃至究竟涅槃。斷一切惡諸不善根。具足善根。 | |
− | + | ||
− | + | 佛子。於如來所。見聞供養恭敬。所種善根不可言説。不可爲*諭。何以故。如來不可思議過思議故。但隨所應佛爲作*諭。 | |
− | + | ||
− | + |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於如來所見聞恭敬供養種諸善根。 | |
− | + | ||
− | + | {以下流通分} | |
− | + | ||
− | + | 爾時諸菩薩摩訶薩。白普賢菩薩言。 | |
− | + | ||
− | + | 佛子。當何名此經。云何奉持。 | |
− | + | ||
− | + | 佛子。此經名爲一切諸佛微密法藏。一切世間不能思議。如來所印。大智光明。開發示現如來種性。長養一切菩薩功徳。一切世間無能破壞。隨順一切如來境界。令一切衆生皆悉清淨。分別演説佛究竟法。 | |
− | + | ||
− | + | 佛子。如是經典。但爲乘不思議乘。菩薩摩訶薩。一向專心求菩提者。分別解説不爲餘人。何以故。此經不入一切衆生之手。唯除菩薩。 | |
− | + | ||
− | + | 佛子。譬如轉輪聖王所有七寳。因此寶故。行轉輪王法。聖王七寶無堪持者。唯除第一夫人所生太子。具足成就聖王相者。 | |
− | + | ||
− | + | 佛子。若轉輪王無此太子具衆徳者。王命終後。此諸寶等自然散滅。 | |
− | + | ||
− | + | 佛子。此經如是。不入一切衆生之手。唯除如來法王眞子。從諸如來種姓家生。種如來相諸善根者。若無此等佛之眞子。斯經則滅。何以故。一切聲聞縁覺不聞此經。何況受持書寫解説。無有是處。唯除菩薩摩訶薩能自誦持書寫經卷。 | |
− | + | ||
− | + | 佛子。是故菩薩摩訶薩。聞此經者。歡喜恭敬頂戴受持。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信樂此經。少作方便。必決定得無上菩提。 | |
− | + | ||
− | + | 佛子。菩薩摩訶薩。雖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道品善根。未聞此經。雖聞不信受持隨順。是等猶爲假名菩薩。不從如來種姓家生。 | |
− | + | ||
− | + | 佛子。若菩薩摩訶薩。得聞此經。聞已信向受持隨順。當知此等爲眞佛子。從佛家生。隨順一切如來境界。具足一切菩薩正法。安住一切種智境界。遠離一切世間諸法。出生長養如來所行。到一切菩薩諸法彼岸。於如來自在正法。心無疑惑。究竟安住無師之地。深入一切如來境界。 | |
− | + | ||
− | + | 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此經已。應當發平等意行無量心。遠離一切虚妄之想。究竟直心。面對正念一切如來。修習平等清淨猶如虚空。分別觀察一切菩薩行業與法界等。具足成就一切智智。遠離一切世間垢濁。發清淨心。充滿一切十方世界。深入一切菩薩法門。平等觀察三世諸佛。具足善根功徳智慧。深入此等一切諸法而無所入。不念一法不念二法。悉平等觀無量諸法。 | |
− | + | ||
− | + | 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等功徳。少作方便得無師智。 | |
− | + | ||
− | + |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見聞如來 恭敬及供養 | :若見聞如來 恭敬及供養 | ||
− | : | + | :所植諸善根 無量不可稱 |
:一切有爲中 不可得窮盡 | :一切有爲中 不可得窮盡 | ||
:寂滅諸煩惱 離苦得涅槃 | :寂滅諸煩惱 離苦得涅槃 | ||
1,373行目: | 1,187行目: | ||
:譬如乾草積 等彼須彌山 | :譬如乾草積 等彼須彌山 | ||
:投火如芥子 燒盡悉無餘 | :投火如芥子 燒盡悉無餘 | ||
− | :如是善逝所 | + | :如是善逝所 若植少功徳 |
:燒滅諸煩惱 正趣到涅槃 | :燒滅諸煩惱 正趣到涅槃 | ||
:譬如雪山中 有大藥王樹 | :譬如雪山中 有大藥王樹 | ||
1,380行目: | 1,194行目: | ||
:修習勝功徳 究竟成菩提 | :修習勝功徳 究竟成菩提 | ||
− | + | 爾時十方不可説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等世界六種震動。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及十八相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覺。遍覺。等遍覺。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涌。遍涌。等遍湧。 | |
− | + | ||
− | + |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雨衆華雲。勝過諸天。雨寶衣雲。蓋雲。幢雲。幡雲。香雲。塗香雲。鬘雲莊嚴雲。衆寶雲。菩薩讃歎雲。菩薩身雲。三藐三菩提雲。普令不可思議世界皆悉清淨。雨如來妙音聲雲。充滿無量無邊法界。如此四天下佛神力故。令諸菩薩皆大歡喜。一切十方亦復如是。 | |
− | + | ||
− | + | 爾時十方各過八十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等世界之外。各有八十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等如來。悉現其身。 | |
− | + | ||
− | + | 若近對面。同號普賢。現已咸作是言。善哉善哉。 | |
− | + | ||
− | + | 佛子。乃能承佛神力。隨順深法。解説不可思議如來性起正法。 | |
− | + | ||
− | + | 佛子。我等諸佛亦説此法。十方一切諸佛。及諸菩薩亦復如是。説此經時。百千佛刹微塵等菩薩。得菩薩一切明。一切三昧。授一生記。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佛刹 | |
− | + | 微塵等衆生發菩提心。我等悉與授記。於未來世當成佛道。悉同一號號佛勝境界。 | |
− | + | ||
− | + | 是故我等普爲未來諸菩薩故。護持此經。令久住世。如此四天下所度衆生。十方無量阿僧祇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不可説法界虚空界等。一切世界所度衆生。亦復如是。盧舍那佛本願力故。法如是故。善根力故。如來無盡智故。如來不失時故。隨其所應化菩薩故。廣行普賢菩薩行故。示現一切種智故。爾時十方各過十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等世界之外。各有十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等菩薩。來詣此土。充滿一切法界。示現菩薩大妙莊嚴。放大光明網。震動一切世界。壞散一切諸魔宮殿。除滅一切惡道諸難。照明一切如來功徳。讃歎一切如來正法。普雨無量無邊供養雲雨。示現無量種種異身。示現己身是無量諸佛法門之器。 | |
− | + | ||
− | + | 時彼諸菩薩承佛神力。各作是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説是如來不可壞法。 | |
− | + | ||
− | + | 佛子。我等一切悉名普賢。於普光明世界普勝如來所。淨修梵行。彼諸佛所亦説是經。如是句。如是味。如是行。如是相貌。 | |
− | + | ||
− | + | 佛子。我等承佛神力故。法如是故。於彼世界來詣此土爲汝作證。一切十方盡法界虚空界等一切世界。亦復如是。 | |
− | + | ||
− | + | 爾時普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一切諸菩薩衆。欲重明如來性起正法。欲説如來無量功徳。欲明如來正法不可沮壞。欲生一切菩薩無量智慧法明。欲説一切具足佛法。欲觀察一切群生類心。欲隨所應化不失時。欲分別一切無量無邊菩薩正法。欲顯現一切如來變化自在莊嚴。欲明一切如來一身無異。欲出生一切菩薩無量本行。 | |
− | + | ||
− | + | 以偈頌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切諸如來 所成就威儀 | :一切諸如來 所成就威儀 | ||
− | :擧世悉稱譽 | + | :擧世悉稱譽 無能爲譬諭 |
:爲饒益衆生 令悉開解故 | :爲饒益衆生 令悉開解故 | ||
− | : | + | :以非諭爲諭 顯現眞實義 |
:如是微密法 無量劫難聞 | :如是微密法 無量劫難聞 | ||
:精進智慧者 乃聞如來藏 | :精進智慧者 乃聞如來藏 | ||
1,449行目: | 1,231行目: | ||
:最勝歡喜衆 此經爲内藏 | :最勝歡喜衆 此經爲内藏 | ||
:能出生無量 一切白淨道 | :能出生無量 一切白淨道 | ||
− | :是故離放逸 | + | :是故離放逸 一心常奉持 |
+ | |||
+ | |||
+ | |||
+ | </div> | ||
+ | ---- | ||
+ | |||
+ | <references/> |
2018年3月22日 (木) 01:55時点における最新版
目次
大方廣佛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一
爾時如來眉間白毫相中。放大光明。名曰明如來法。無量億那由他阿僧祇光以爲眷屬。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圍遶十匝顯現如來無量自在。覺悟無數億那由他諸菩薩衆。
- その時に如来、眉間の白毫相の中より、大光明を放つ。名けて明如来法と曰ひ、無量億那由他阿僧祇の光を以つて眷属となし、普く十方一切世界を照らし、囲遶すること十匝して、如来の無量なる自在を顕現し、無数億那由他の諸の菩薩衆を覚悟し、
一切世界六種震動。除滅一切諸惡道苦。映蔽一切諸魔光明猶若聚墨。顯現一切如來菩提。顯現一切諸佛大衆。究竟莊嚴。普照法界虚空界等一切世界。復還圍遶一切菩薩諸大衆已。入如來性起妙徳菩薩頂。
- 一切の世界六種に震動して、一切諸の悪道の苦を除滅し、一切諸魔の光明を映蔽して、猶ほ聚墨のごとくし、一切如来の菩提を顕現し。一切諸仏の大衆を顕現し、究竟荘厳して、普く法界虚空界に等しき一切世界を照らし、復た還つて一切の菩薩と諸の大衆とを囲遶し已りて、如来性起妙徳菩薩の頂(いただき)に入りぬ。
爾時一切大衆。心大歡喜身意柔軟。作如是念。甚奇希有。如來今者放大光網。必當演説甚深正法。 爾時如來性起妙徳菩薩。於蓮華座起。偏袒右肩。以右膝著蓮華臺上。一心合掌正向如來。以偈頌曰
- その時に一切の大衆は、心大いに歓喜し、身意柔軟となり、是の如きの念を作さく、「甚だ奇なり希有なり。如来は、今、大光網を放ちたまふ。必らず当に甚深の正法を演説したまふべし」と。 その時に如来性起妙徳菩薩、蓮華の座より起ち、偏へに右の肩を袒(はだ)ぬぎ、右の膝を以つて蓮華台上に著(つ)け、一心に合掌して、正しく如来に向いたてまつり、偈頌を以つて曰さく、
- 正覺一切法 究竟諸境界
- 三世大仙等 是故恭敬禮
- 究竟無相境 相好莊嚴身
- 普放離垢光 除滅一切魔
- 震動十方界 一切諸佛刹
- 衆生不恐怖 是佛威神力
- 安住如虚空 清淨法界等
- 除滅一切惡 令衆得清淨
- 無量劫苦行 一心求佛道
- 得無礙境智 與諸如來等
- 普放無量光 震動一切刹
- 顯現自在力 來入我身中
- 善學諸菩薩 皆悉來集會
- 是故我發心 應有法王事
- 大衆皆清淨 究竟菩薩行
- 智慧無染著 成就無所畏
- 大仙行無量 智慧力精進
- 開發菩薩心 如來甚深法
- 正覺微妙義 誰能演説者
- 我今欲請問 願佛爲顯示
説是偈已。時如來口中放大光明。名無礙無畏。無量億那由他阿僧祇光以爲眷屬。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圍遶十匝。顯現如來無量自在。覺悟無數億那由他諸菩薩衆。一切世界六種震動。除滅一切諸惡道苦。映蔽一切諸魔光明猶若聚墨。 顯現一切如來菩提。顯現一切諸佛大衆。究竟莊嚴。普照法界虚空界等一切世界。 復還圍遶一切菩薩諸大衆已。入普賢菩薩摩訶薩口。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身及師子座。殊勝百倍諸菩薩身及師子座。唯除如來所處之座。
爾時如來性起妙徳菩薩。問普賢菩薩摩訶薩言。
- その時に如来性起妙徳菩薩、普賢菩薩摩訶薩に問いて言はく、
佛子。佛所顯現大威神力不可思議。是何瑞相。
- 「 仏子よ、仏の顕現したまふ所の大威神力は、不可思議なり、是れ何の瑞相ぞや。」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答如來性起妙徳菩薩言。
- その時に普賢菩薩摩訶薩、如来性起妙徳菩薩に答へて言はく、
佛子。如我惟忖。如我所見。過去如來應供等正覺。放大光明。必説如來性起正法。是故今佛放大光明。顯自在力。必説如來性起正法。
- 「仏子よ、我惟忖するが如くんば、我が見たてまつりし所の、過去の如来応供等正覚の如きは、大光明を放ちたまひては、必ず如来性起の正法を説きたまひき。是の故に、今、仏、大光明を放ちて、自在力を顕はしたまふは、必ず如来性起の正法を説きたふなるべし。」
時如來性起妙徳菩薩。聞如來性起正法名已。一切大地六種震動。出生無量論難光明。
- 時に如来性起妙徳菩薩、如来性起の正法の名を聞き已りて、一切の大地六種に震動し、無量の論難の光明を出生せり。
爾時如來性起妙徳菩薩。問普賢菩薩摩訶薩言。
- その時に如来性起妙徳菩薩、 普賢菩薩摩訶薩に問ふて言はく、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起正法。
佛子。無數億那由他菩薩摩訶薩清淨衆會。善學修行清淨諸業。念慧成就。諸佛莊嚴。究竟彼岸。住佛威儀具如來行。正念諸佛未曾散亂。大悲觀察一切衆生。決定智慧。分別菩薩諸妙神通。得佛神力。安住一切諸佛功徳。成就如是無量功徳。諸大菩薩皆來集會。
仁者。曾於無量億那由他佛所。恭敬供養種諸善根。成就菩薩無上妙行諸三昧門。
皆得自在。深入一切如來祕密。於諸佛法除衆疑惑。深入佛法。善知一切衆生諸根。隨衆生性而爲説法。隨順佛智。分別演説一切佛法。究竟彼岸。成就如是等無量功徳。
善哉佛子。願説如來性起正法。
- 「仏子よ、云何んが菩薩摩訶薩は、如来応供等正覚の性起の正法を知るや。仏子よ、無数億那由他の菩薩摩訶薩の清浄なる衆会は、善学して清浄諸業を修行して、念慧成就し、諸仏荘厳して彼岸を究竟し、仏の威儀に住し如来の行を具(そな)へ、諸仏の正念して未だ曽て散乱せず、大悲をもつて一切の衆生を観察し、決定の智慧をもつて、菩薩の諸の妙神通を分別し、仏の神力を得、一切諸仏の功徳に安住せり、是の如きの無量の功徳を成就したる諸の大菩薩は皆来りて集会せり。
- 仁者は、曽て無量億那由他の仏の所に於いて、恭敬し供養して諸の善根を種(う)え、菩薩の無上なる妙行を成就し、諸の三昧門は皆自在なることを得、深く一切如来の秘密に入り、諸仏の法に於いて衆の疑惑を除き、深く仏法に入り、善く一切衆生の諸根を知り、衆生の性に随ひて為に法を説き、仏智に随順して、一切の仏法を分別し演説し、彼岸を究竟せり、是の如き等の無量の功徳を成就せり。
- 善い哉、仏子よ、願はくは如来性起の正法を説きたまへ。」
爾時如來性起妙徳菩薩。欲重明此義。向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 その時に、如来性起妙徳菩薩、重ねて此の義を明さんと欲し、普賢菩薩に向ひ、偈を以つて頌して曰はく、
- 善哉無礙智 覺悟一切法
- 具足平等慧 説佛無量境
- 諸佛子聞已 心皆大歡喜
- 願時爲敷演 如來性起法
- 何等如來身 清淨妙音聲
- 云何如來心 及無量境界
- 何等如來行 及諸佛菩提
- 修習何等法 速成等正覺
- 云何轉法輪 清淨妙勝法
- 願爲分別説 善逝涅槃法
- 佛子等聞已 歡喜心無量
- 十方衆生類 皆見諸法王
- 恭敬供養佛 於彼種善根
- 若有見諸佛 恭敬種善根
- 功徳藏無量 願爲分別説
- 若有聞一切 如來之名號
- 十方現在佛 及已般涅槃
- 無盡功徳藏 聞名歡喜者
- 彼得何等利 哀愍分別説」
- 清淨眞佛子 願爲廣敷演
- 分別深境界 無量功徳海
- 一切諸菩薩 皆一心合掌
- 恭敬觀善逝 瞻仁兼及我
- 巧語微妙音 願説眞實義
- 除滅諸疑惑 清淨如虚空
- 因縁及譬諭 爲我分別説
- 無量衆聞已 皆發菩提心
- 一切諸如來 相好莊嚴身
- 充滿十方國 方便度衆生
- 出微妙音聲 演説無量法
- 因諭隨應化 示悟佛菩提
- 十方一切界 無量佛刹中
- 不可稱説劫 是會甚難見
- 如此大衆集 清淨諸佛子
- 無量億劫中 難見亦難聞
- 是故眞佛子 願説微妙義
- 顯現廣無量 如來性起法
- 一切諸菩薩 皆一心合掌
- 渇仰於大乘 願雨甘露法
{以下性起因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如來性起妙徳菩薩等諸大衆言。 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起 正法不可思議。所以者何。非少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
- その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如来性起妙徳菩薩等の諸大衆に告げて言はく、 仏子、如来応供等正覚の性起の正法は思議す可らず。所以は何(いか)ん。少因縁にて等正覚を成じ世に出興したまうに非ざればなり。
佛子。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何等爲十。
- 仏子、十種の無量無数の百千阿僧祇の因縁を以て、等正覚を成じ世に出興したまへり。何等をか十と為す。
一者發無量菩提之心不捨一切衆生。
- 一には無量の菩提之心を発して一切衆生を捨てず。
二者過去無數劫修諸善根正直深心。
- 二には過去無数劫に諸の善根を修したる正直の深心なり。
三者無量慈悲救護衆生。
- 三には無量の慈悲をもて衆生を救護す。
四者行無量行不退大願。
- 四には無量の行を行じて大願を退かず。
五者積無量功徳心無厭足。
- 五には無量の功徳を積みて心に厭足無し。
六者恭敬供養無量諸佛教化衆生。
- 六には無量の諸仏を恭敬し供養し衆生を教化す。
七者出生無量方便智慧。
- 七には無量の方便智慧を出生す。
八者成就無量諸功徳藏。
- 八には無量の諸の功徳蔵を成就す
九者具足無量莊嚴智慧。
- 九には無量の荘厳智慧を具足す。
十者分別演説無量諸法實義。
- 十には無量の諸法の実義を分別し演説す。
佛子。如是等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法門。成等正覺出興于世。
- 仏子、是の如き等の十種の無量無数の百千阿僧祇の法門もて、等正覚を成じ世に出興したまへり。
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非少因縁成。以無量因縁乃能得成。所謂興大雲雨。因大雨故起四風輪。何等爲四。一名曰持。能持大水。二名漸消。漸消大水。三名曰起。起諸處所。四名莊嚴。莊嚴三千大千世界衆生業報。 如是四種皆衆生業報及諸菩薩善根所起。
- 仏子、譬へば三千大千世界の、少因縁にて成ずるに非ず、無量の因縁を以て乃ち能く成ずるを得たるが如し。所謂、大雲は雨を興し、大雨に因るが故に四の風輪を起こす。何等を四と為す。一には名ずけて持と曰ひ、能く大水を持す。二には漸消と名け、漸く大水を消す。三には名けて起と曰ひ、諸の処所を起す。四には荘厳と名け、三千大千世界の衆生の業報を荘厳す。 是の如きの四種は皆衆生の業報及び諸の菩薩の善根の起す所なり。
佛子。如是等無量因縁。乃成三千大千世界。法如是故。無有作者亦無成者。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非少因縁成。以無量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所謂菩薩摩訶薩。曾於過去無量佛所。聞受正法甘露大雨。 因是能起如來四種智慧風輪。何等爲四。
- 仏子、是の如き等らの無量の因縁もて、乃ち三千大千世界を成ず。法、是の如くなるが故に、作者有ること無く亦成者も無し。如来応供等正覚も亦復た是の如く、 少因縁にて成ずるに非ず。無量の因縁を以て、等正覚を成じ世に出興したまふ。所謂、菩薩摩訶薩は、曽つて過去の無量の仏に所に於いて、正法の甘露の大雨を聞受し、 是に因りて能く如来の四種の智慧風輪を起こせり。何等を四と為す。
一者正念持陀羅尼未曾忘失。如來大智風輪。能持如來一切法雨。
- 一には正念、陀羅尼を持して、未だ曽つて、如来の大智の風輪を忘失せず。能く如来の一切の法雨を持す。
二者止觀如來大智風輪。悉能消滅一切煩惱。
- 二には止観、如来の大智の風輪は、悉く能く一切の煩悩を消滅す。
三者善迴向如來大智風輪。成就一切功徳善根。
- 三には善迴向、如来の大智の風輪は、一切の功徳の善根を成就す。
四者出生離垢諸莊嚴法如來大智風輪。皆令衆生諸根清淨相好莊嚴。 如來無漏善根所成。法如是故。無有作者亦無成者。
- 四には離垢の諸の荘厳法を出生す。如来の大智の風輪は、皆な衆生の諸根をして清浄にして相好荘厳ならしむ。 如来の無漏の善根の成ぜし所は、法、是の如くなるが故に、作者有ること無く、亦成者も無し。
佛子。是爲第一最勝法門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 仏子、是は為(これ)、第一最勝法門にして、等正覚を成じ、世に出興したまふ。菩薩摩訶薩は応(まさ)に是の如く知るべし。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成時。大雲降雨名曰洪澍。一切世界不能容持。除大千世界初始成時。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出興于世。演説如來性起法雨。一切聲聞縁覺不能受持。除成就諸力菩薩摩訶薩。
佛子。是爲第二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衆生業報大雲降雨。無所從來去無所至。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以諸菩薩善根力故。演説如來性起法雨。無所從來去無所至。
佛子。是爲第三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大雲降雨。大千世界一切衆生無能知數。若欲算計令心狂亂。除大千世界主摩醯首羅天王。乃至一渧無不知者。以本善根果報力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出興于世。説如來性起甘露法雨。一切衆生聲聞縁覺所不能知。若欲思量令心狂亂。除一切世界主。
菩薩摩訶薩乃至一句一味悉分別知。於過去佛所修地力故。
佛子。是爲第四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大雲降雨。名滅熾然。或名能起。或名能壞。或名成寶。或名分別大千世界。如來應供等正覺。
亦復如是。出興于世。雨正法雨名曰除滅。除滅衆生煩惱盛火。
或有法雨名曰能起。能起衆生一切善根。
或有法雨名曰能壞。能壞衆生諸惡邪見。
或有法雨名曰成寶。能成衆生一切智寶。
或有法雨名曰分別。分別衆生心心所行。
佛子。是爲第五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大雲雨一味水。隨其所雨而有差別。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雨於大悲一味法雨。隨所應化種種不同。
佛子。是爲第六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初始成時。先成色界諸天宮殿。次成欲界諸天宮殿。次成人處及餘衆生諸所住處。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出興于世。先起菩薩諸行智慧。次起縁覺聲聞及餘衆生一切善根。
佛子。譬如大雲雨一味水。隨諸衆生善根力故。起種種宮殿。如來大悲一味法水。隨衆生器根不同故。法雨差別。
佛子。是爲第七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世界初始成時。有大水輪。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滿世界已。生大蓮華名如來起。諸功徳寶以爲莊嚴。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光照十方一切國土。時摩醯首羅淨居天等。見蓮華已。即決定知如蓮華數諸佛興世。
佛子。爾時有風輪起名淨光明。能成色界諸天宮殿。又風輪起名淨莊嚴。能成欲界諸天宮殿。又風輪起名不可壞。能成大小圍山及金剛山。又風輪起名曰勝高。能成須彌山王。
又風輪起名曰不動。能成十種大山。何等爲十。所謂芭蕉山。仙人山。伏魔山。大伏魔山。持劫山。黒山。目眞隣陀山。摩訶目眞隣陀山。香山。雪山。
又風輪起名曰安住。能成大地。又風輪起名曰莊嚴。能成地天宮殿乾闥婆宮殿。
又風輪起名無盡藏。能成三千大千世界海。又風輪起名明淨藏。能成大千世界珍寶。又風輪起名堅固根。能成一切如意樹。
佛子。是爲大雲雨一味水。以衆生善根果報力故。法如是故。起種種風輪。風輪差別故。大千世界形類不同。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出興于世。具諸善根。有光明。名無上大智不斷如來性起不思議智。普照十方世界。授一切菩薩如來記。號成等正覺出興于世。
又能善知一一佛所有幾菩薩成就功徳。復有光明。名離垢淨如來大智。能成如來無漏無生智。
復有光明。名曰普照如來大智。能成如來不可思議法界智。
復有光明。名持佛性如來大智。能成如來不動諸力。
復有光明。名無壞最勝如來大智。能成如來無所畏智。
復有光明。名一切明如來大智。能成如來堅固不退一切種智。
復有光明。名出生變化如來大智。能令見聞恭敬供養諸如來者。善根不虚。
復有光明。名普隨順至如來大智。能成如來無盡功徳智慧清淨法身。饒益衆生。復有光明。名不可究竟如來大智。能成如來甚深妙智。不斷三寶。
復有光明。名種種莊嚴如來大智。能成如來相好嚴身。令一切衆生皆悉歡喜得一切智。
復爲光明。名不可壞如來大智。能成如來法界虚空界等無有窮盡殊勝壽命。
佛子。如來大悲一味之水。以諸菩薩善根力故。及餘衆生根差別故。法如是故。如來智慧應化不同。
佛子。如來性起正法。一切如來平等智慧光明所起。一切如來一味智慧。出生無量無邊功徳。衆生念言。此諸功徳如來所造。
佛子。此非如來神力所造。
佛子。乃至一菩薩成無上道言佛造者無有是處。諸佛爲一切群生作善知識。衆生依此得大智慧。無有作法亦無作者。
佛子。是爲第八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有四風輪依虚空住能持水輪。何等爲四。所謂安住。不動。常住。堅固是名爲四。能持水輪。水輪能持大地令不散壞。是故説大地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虚空。虚空無所依。虚空雖無所依。能令三千大千世界而得安住。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依如來起四種無礙大智風輪。能持一切衆生善根。何等爲四。所謂攝取衆生皆令歡喜大智風輪。分別諸法令衆生樂求大智風輪。守護衆生一切善根大智風輪。決定了知無漏法界大智風輪。是名四種大智風輪。大慈爲衆生歸依。
大悲度脱衆生。大慈大悲饒益衆生。大慈大悲依方便智。大方便智依於如來。如來無所依。無礙慧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
佛子。是爲第九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大千世界成已種種饒益無量衆生。水性衆生得水安樂。陸地衆生得地安樂。宮殿衆生得宮殿安樂。空中衆生得虚空安樂。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出興于世。種種饒益一切衆生。見聞如來踊躍歡喜修諸善根。住尸羅者得佛戒樂。住四禪四無量者。得聖無上智明之樂。住法門者。得眞實樂。住照明者。得淨智樂。如是等無量法門種種饒益一切衆生。
佛子。是爲第十因縁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東晋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2]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二
佛子。菩薩摩訶薩。又復應知。如來性起正法。功徳無量。行無量故。充滿十方。無來去故。離生住滅。無有行故。離心意識。無有身故。性如虚空。悉平等故。一切衆生無我我所。無有盡故。一切刹無盡。無有轉故。不斷未來際。無有退故。如來智無疑。無二平等。觀察有爲無爲故。成等正覺饒益衆生。本行迴向自在滿足故。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一切衆諦聽 如來十力法
- 一切諸世間 最勝無有上
- 悉與無等等 亦與虚空等
- 功徳無等者 境界不可量
- 一切諸如來 功徳無有量
- 諸餘衆生類 無能思議者
- 如來一法門 一切諸群生
- 無量億劫中 思量不能盡
- 十方諸佛刹 盡末爲微塵
- 有人能計算 悉了知其數
- 彼人無量劫 算數諸如來
- 一毛之功徳 莫能知少分
- 譬如一士夫 能量虚空界
- 又第二士夫 隨算知量數
- 於億無數劫 算量空可盡
- 如來諸功徳 不可得窮盡
- 譬如有士夫 能於一念中
- 數三世衆生 心心之所行
- 衆生數等劫 數之猶可盡
- 如來無量徳 其數不可盡
- 譬如諸法界 分際不可得
- 一切非一切 非見不可取
- 如是諸如來 境界不可量
- 一切非一切 法界無窮盡
- 譬如如如性 離虚妄寂滅
- 亦無有生者 亦無有滅者
- 如是諸如來 及一切境界
- 亦同如如性 不増亦不減
- 譬如未來際 眞實際無際
- 三世性自離 眞實不可得
- 等正覺如是 境界亦復然
- 一切三世中 通達無障礙
- 諸法無變易 性空無作故
- 離垢無染汚 其性如虚空
- 一切諸如來 清淨性亦然
- 一切性無性 非有亦非無
- 正法性遠離 一切語言道
- 一切趣非趣 皆悉寂滅性
- 一切諸如來 境界亦如是
- 遠離語言道 不可爲譬諭
- 諸佛覺悟法 性相皆寂滅
- 如鳥飛空中 足迹不可得
- 無量大願果 成就淨色身
- 具十力功徳 示現大神變
- 如來甚深法 若有欲知者
- 應當淨其意 猶若如虚空
- 遠離虚妄想 及邪見顛倒
- 修習清淨道 究竟得淨意
- 是故諸佛子 一心善諦聽
- 諸善逝境界 我當説少分
- 一切諸十力 功徳不可數
- 覺悟群生故 我今少演説
- 一切諸の十力の功徳は、数ふべからず
- 群生を覚悟せんが故に、我、今少しく演説せん
- 一切諸導師 起清淨身業
- 口業及意業 境界悉清淨
- 如來深境界 清淨妙法輪
- 涅槃諸善根 我當分別説
- 一切諸の導師の、清浄の身業と
- 口業及び意業とを起し、 境界悉く清浄なると
- 如来の深境界と、清浄の妙法輪と
- 涅槃と諸善根とを、 我、当に分別して説くべし
- 譬如大千界 國土初成時
- 非是少因縁 能成於世界
- 無量方便力 一切因縁起
- 三千大千界 安置諸群生
- 如來諸最勝 如是性起法
- 無量功徳藏 一切莫能知
- 十方諸世界 皆末爲微塵
- 算數諸微塵 及知衆生心
- 微塵衆生心 猶尚可知數
- 一切諸十力 功徳不可知
- 譬如因重雲 能澍降大雨
- 四種風輪起 能成三千界
- 衆生諸善根 菩薩功徳力
- 三千世界起 安置衆生類
- 如來亦如是 因縁法雲起
- 大智慧風輪 離垢清淨意
- 一切諸佛所 修習諸善根
- 迴向與衆生 速成等正覺
- 譬如虚空中 雲雨名洪澍
- 一切餘世界 無堪受持者
- 除三千大千 世界初成時
- 不可動風輪 依止虚空界
- 如來亦如是 初成等正覺
- 十方一切界 法雲降大雨
- 充滿勝法界 無有能持者
- 唯諸大菩薩 成就無量徳
- 空中興雲雨 無作無造者
- 本無所從來 去亦無所至
- 如來亦如是 法雲雨甘露
- 本無所從來 去亦無所至
- 一切諸菩薩 修習無量行
- 隨所應受化 爲彼雨正法
- 譬如大雲雨 無有能數者
- 唯摩醯首羅 悉能分別知
- 善逝亦如是 雨無量法雨
- 充滿諸佛刹 無有能數者
- 唯無上法王 一切世界主
- 悉能分別知 如觀掌中寶
- 應滅能寂滅 應起能令起
- 除滅諸邪見 長養功徳寶
- 如來雨正法 除滅諸煩惱
- 出生不可數 無量諸善根
- 修習於正見 遠離諸顛倒
- 一切諸最勝 深解功徳寶
- 譬如虚空中 普雨一味水
- 衆生果報力 所起物不同
- 如來雨正法 大悲一味水
- 隨應受化故 種種差別説
- 世界初成時 先起色界宮
- 復於欲界天 次第起宮殿
- 次復於人間 各各造住處
- 然後次第起 乾闥諸龍處
- 如來亦如是 始成等正覺
- 初起菩薩行 次成縁覺乘
- 又化心自在 一切諸聲聞
- 然後令衆生 修習諸善根
- 見清淨蓮華 諸天知佛出
- 因雨能起風 風能起世界
- 如來放光明 分別佛菩薩
- 能起智慧輪 通達諸佛法
- 水依風輪住 地依於水輪
- 衆寶樹依地 虚空無所依
- 智輪依如來 慈悲依智慧
- 功徳依方便 法身無所依
- 譬如大地起 饒益諸衆生
- 水陸群萌類 各各得安樂
- 依虚空衆生 及欲色諸天
- 二足四足等 一切悉饒益
- 法王亦如是 出興于世間
- 令一切衆生 皆悉得饒益
- 若人有見聞 恭敬供養者
- 除滅諸煩惱 深解如來法
- 如來性起法 世間莫能知
- 我所説少分 饒益衆生故
{以下身業}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諸菩薩言。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此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具足成就無量功徳。何以故。如來應供等正覺。非一法一行一身一刹化一衆生故。此菩薩摩訶薩。
知見如來具足成就無量法無量行無量身無量刹。平等教化一切衆生故。佛子。譬如虚空。一切色處非色處。無處不至。而非至非不至。
何以故。虚空無形色故。如來法身亦復如是。至一切處一切刹一切法一切衆生。而無所至。何以故。諸如來身非是身故。隨所應化示現其身。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初入勝行門知見如來。
復次佛子。譬如虚空彌廣。悉能容受一切衆生。而無染著。如來法身亦復如是。照一切衆生。世間善根離世間善根。亦無染著。何以故。如來法身。於一切染著。悉已斷故。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二勝行知見如來。
復次佛子。譬如日出世間。以無量事饒益衆生。所謂滅除闇冥。長養一切山林藥草百穀卉木。消除冷溼。照空饒益虚空衆生。照池則能開敷蓮華。普悉照現一切色像。世間事業皆得究竟。
何以故。日能普放無量光故。如來身日亦復如是。以無量事。普能饒益一切衆生。所謂滅惡饒益。長養善法。普照饒益。除滅一切衆生闇冥。
大慈饒益。救護衆生。大悲饒益。度脱一切。正法饒益。長養一切根力覺意。堅信饒益。除心垢濁。
見法饒益。不壞因縁。天眼饒益。悉見衆生死此生彼。離害饒益。不壞衆生一切善根。慧光饒益。開敷一切衆生心華。發心饒益究竟一切菩薩所行。
何以故。如來身日。普放一切慧光明故。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三勝行知見如來。
復次佛子。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寶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 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諸大山王。次第乃至普照大地。但彼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成就無量無邊法界智慧日輪。常放無量無礙智慧光明。先照菩薩摩訶薩等諸大山王。次照縁覺。次照聲聞。次照決定善根衆生。隨應受化。然後悉照一切衆生乃至邪定。 爲作未來饒益因縁。如來智慧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菩薩。乃至邪定。但放大智光普照一切。
佛子。譬如日月出現世間。乃至深山幽谷無不普照。如來智慧日月。亦復如是。普照一切無不明了。但衆生希望善根不同故。如來智光種種差別。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四勝行知見如來。
復次佛子。譬如日出世間。生盲衆生未曾覩見。何以故。無肉眼故。
佛子。此生盲衆生雖不見日。亦爲日光之所饒益。因日光故。而得飮食資生衆具。消除冷溼令體輕軟。風寒痰&T028605;諸患悉除安隱快樂。如來慧日出現世間。亦復如是。
一切邪見犯戒無智邪命生盲衆生。未曾覩佛智慧日光。何以故。無信心眼故。
佛子。生盲衆生。雖不見如來智慧日光。然此衆生。亦爲如來智慧日光之所饒益。除滅四大一切諸苦。身體安樂。斷一切煩惱毒痛根本。
佛子。如來有光。名曰一切功徳積聚。復有光明。名普照一切。復有光明。名曰清淨自在普照。復有光明。名出大妙音。
復有光明。名普照一切諸語言法。復有光明。名自在。除滅一切疑惑。
復有光明。名無依普照。復有光明。名智慧自在。除滅一切境界虚妄。
復有光明。名分別諸乘。隨其所應出大妙音。
復有光明。名曰圓滿自在音聲。莊嚴諸刹。悉令衆生皆得清淨。
佛子。如來一一毛孔。放如是等千種光明。五百光明普照下方。五百光明普照上方。菩薩摩訶薩。各於其刹諸如來所。見此光已。彼諸菩薩。即時具足清淨十頭十眼十耳十鼻十舌十身十手十足十地十智。
彼諸菩薩。因菩薩行地所得諸入皆悉清淨。成就善根一切種智。聲聞縁覺。皆悉除滅一切煩惱。
少智生盲衆生。身體柔軟安隱快樂。離垢清淨調伏諸根。具足成就四念處法。地獄餓鬼畜生惡道衆生。衆苦悉除皆得安樂。身壞命終生人天中。彼諸衆生不知不覺。以何因縁何威神力來生此間。彼生盲者唯作是念。我是梵天我是梵化。
爾時如來。安住普自在三昧。演出八種如來妙音。告衆生言。汝等衆生。非是梵天亦非梵化。蒙佛神力故。得生此間。彼諸衆生。佛神力故。即識宿命所經惡道。來生此間。皆大歡喜。大歡喜已。各持優曇華雲。香雲。娯樂雲。一切衣雲蓋雲。幢雲。末香雲。妙寶雲。師子幢雲。半月樓閣雲。讃歎莊嚴具雲。詣如來所奉獻供養。
何以故。蒙佛神力慧眼開明。如來即授彼諸衆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佛子當知。如來慧日。饒益生盲衆生。長養具足成就善根。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五勝行知見如來。
復次佛子。譬如滿月。有四奇特未曾有法。
何等爲四。映蔽一切星宿光明。示現増減於閻浮提。一切淨水影無不現。一切衆生有覩見者皆悉對面。如來法身亦復如是。
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爲四。映蔽一切聲聞縁覺學無學法功徳星宿。隨其所應示現壽命修短不同。法身常住未曾増減。影現一切世界淨心衆生菩提器中。隨所聞法隨解脱地應受化者。一切皆謂如來現前。其實法身無有彼此。究竟佛事。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六勝行知見如來。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大梵天王。以少方便。大千世界一切衆生。各見梵王現在己前。亦不分身無種種身。
佛子。如來亦復如是。亦不分身無種種身。於一切衆生。隨所應化示現其身。未曾生念。示現彼此若干衆生。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七勝行知見如來。
復次佛子。譬如大醫王。善知衆藥對治之法。一切方論皆悉明練。彼大醫王。閻浮提中一切藥草。若現其前悉能識別。彼大醫王。宿善根力。又能明了諸方論故。悉能療治一切衆病。
彼大醫王。臨命終時作如是念。我命終後。一切衆生無所歸依。是故我應現巧方便。爾時醫王。以藥塗身。咒術自持。令我命終之後身不乾燥又不散壞。猶能具足身四威儀。行住坐臥行醫王事。&T028977;治衆病與本無異。如來應供等正覺無上醫王。亦復如是。
善能明了諸對治法。悉能除滅一切衆生諸煩惱病。無量億那由他劫修習善根。究竟般若波羅蜜。到於彼岸。善學方便藥塗咒持。
如來於昔。先善安住菩薩行地。般若波羅蜜。巧妙方便藥咒之力。住持壽命。如來以少方便施作佛事。救護衆生除滅煩惱。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八勝行知見如來。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摩尼寶。名普照明淨藏。此寶光明觸衆生身。悉同一色若有見者眼即清淨。隨彼光明所照之處。雨目佉寶。皆悉遍滿。饒益安樂無量衆生。如來法身亦復如是。
爲大寶王功徳積聚大智慧藏。如來有光名寶身智。若有衆生觸斯光者。皆悉得與佛身同色。若有衆生見斯光者。皆悉逮得清淨法眼。若有衆生觸斯光者。除貧賤苦尊貴富樂。乃至無上菩提快樂。
佛子當知。如來法身無有彼此。悉能究竟一切衆生而作佛事。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九勝行知見如來。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寶。名曰一切世間莊嚴如意摩尼寶王。具足成就百萬功徳。隨彼寶王所住之處。一切衆生所有苦患皆得除滅。隨其所願悉能充滿。
彼摩尼寶王。非少福衆生所能得見。如來法身摩尼寶王。亦復如是。若有衆生得聞見者。皆悉除滅生死之苦。若一切衆生。一時專念。欲見如來皆悉覩見。能令歡喜所願悉滿。如來法身。非少福衆生之所能見。除佛神力。隨其所應而示現身。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十勝行知見如來。
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無量淨心。充滿十方。深入法界住眞實際。無生無滅三世平等。悉能除滅一切虚妄。入未來際。正法充滿一切世間一切法界。一切佛身無量莊嚴。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譬如虚空性 無處而不至
- 十方世界中 一切諸佛刹
- 色處非色處 一切衆生類
- 去來今現在 非至非不至
- 一切諸最勝 清淨妙法身
- 無處而不至 充滿諸法界
- 最勝妙法身 一切莫能見
- 教化衆生故 導師爲示現
- 譬如虚空性 無能執持者
- 普令諸群生 無礙造衆業
- 虚空無是念 我今何所作
- 云何而造作 爲誰而造作
- 如是諸最勝 因此淨身業
- 普令群生類 成就白淨法
- 如來淨法身 饒益無量衆
- 法身亦無念 我利諸群萌
- 譬如明淨日 出現閻浮提
- 除滅一切闇 普照悉無餘
- 一切衆寶山 大地諸華池
- 隨事而長養 饒益一切衆
- 最勝日如是 饒益一切衆
- 悉令群生類 長養諸善根
- 成就慧光明 除滅一切闇
- 覩見諸導師 具足一切樂
- 譬如日出時 先照大山王
- 又復次第照 一切諸大山
- 次照諸小山 及餘高顯處
- 然後乃普照 世界諸大地
- 善逝亦如是 清淨慧日光
- 先照諸菩薩 功徳大山王
- 爾乃次第照 一切諸縁覺
- 又復次第照 聲聞學無學
- 然後次第照 一切諸衆生
- 法身無是念 我有所照明
- 譬如明淨日 出現於世間
- 生盲雖不見 而能作饒益
- 除滅飢渇患 令身柔軟樂
- 當知明淨日 無所不饒益
- 佛日亦如是 出現於世間
- 雖無信心眼 而爲作饒益
- 或聞如來聲 或觸導師光
- 爲彼作因縁 究竟成菩提
- 譬如盛滿月 映蔽諸星宿
- 示現一切衆 有増或有減
- 一切澄淨水 月影無不現
- 世間群生類 皆悉對目見
- 最勝淨滿月 映蔽於二乘
- 隨其受化者 示現壽修短
- 影現諸人天 淨心菩提器
- 各各皆自謂 我對天人尊
- 譬如大梵王 安住梵天宮
- 悉於大千界 普現梵王身
- 具足自在力 變現無量身
- 無處而不見 其身亦不分
- 導師亦如是 具足自在力
- 一切十方刹 普現無量身
- 不可稱量身 一切莫能見
- 普應現衆生 而亦不分身
- 譬如大醫王 善知對治法
- 若有得見者 無病而不除
- 臨欲命終時 而生如是念
- 我身終沒後 一切無歸依
- 以藥塗其身 咒術而自持
- 令我命終後 如本無變異
- 如是諸最勝 無上大醫王
- 善學方便慧 具足一切智
- 過去無量行 示現淨法身
- 衆生若見者 除滅煩惱患
- 譬如大海中 摩尼衆寶王
- 出生無量種 清淨妙光明
- 衆生觸斯光 皆悉同寶色
- 若有得覩見 彼開清淨眼
- 最勝寶如是 普放慧光明
- 若有觸斯光 悉與佛同色
- 衆生若見者 具足五淨眼
- 除滅諸闇冥 安住如來地
- 譬如如意寶 隨滿一切願
- 若有所求者 皆悉滿其意
- 寶王不生念 我饒益世間
- 少功徳衆生 不見此寶王
- 善逝亦如是 令一切願滿
- 若有求願者 皆悉得滿足
- 善逝不生念 我利益衆生
- 其懷惡心者 不覩如來身
{以下口業}
佛子。菩薩摩訶薩。云何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微妙音聲。此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音聲無處不至。如來種種微妙音聲。令一切衆生皆大歡喜。演説無量諸佛正法。隨應化者悉得解了。教化衆生未曾失時。令身清涼心定不亂。觀察平等無生無滅。
譬如呼響無主。知見出生長養諸善根故。知見甚深無邊底故。知見正直究竟度法界故。知見無斷攝法界故。知見不可壞究竟法界故。
菩薩摩訶薩。知如來音聲非量非無量。非主非無主。非智非無智。何以故。譬如世界將欲壞時。法如是故。自然演出四種音聲。
何等爲四。一曰汝等當知。初禪安樂離欲瞋恚。遠離欲界。衆生聞已。自然皆得成就初禪。捨欲界身生梵天處・二曰汝等當知。
二禪安樂離於覺觀。無覺無觀遠離梵身。衆生聞已。自然皆得成就二禪。捨梵世身生光音天。
三曰汝等當知。三禪安樂離於喜愛。衆生聞已。自然皆得成就三禪。捨光音身生遍淨天。
四曰汝等當知。四禪安樂遠離衆苦。衆生聞已。自然皆得成就四禪。捨遍淨身生果實天。
佛子。是爲世界將欲壞時。法如是故。自然出生四種音聲。彼聲無主亦無作者。如來妙音亦復如是。亦無有主無有作者。自然出生四種妙音。隨順佛法。何等爲四。
一曰汝等當知。一切行苦。地獄畜生餓鬼中苦。閻羅王苦。惡行者苦。無功徳苦。著我我所苦。欲生人天。當種善根修諸功徳。遠離八難得無難處。衆生聞已。捨離顛倒修習善根。遠離八難生人天中。
二曰汝等當知。一切行苦皆悉熾然如燒鐵丸。一切衆行悉磨滅法。寂滅涅槃遠離熾然清涼安樂。衆生聞已皆修善根。修善根已得音聲忍。得音聲忍已學聲聞乘。
三曰汝等當知。學聲聞乘者。爲學小智。因他覺悟。更有勝道名縁覺乘。悟不由師。汝等應學。若有衆生樂勝道者。聞此音聲學縁覺乘。
四曰汝等當知。過聲聞縁覺。更有勝道。名曰大乘。修菩薩行。究竟六波羅蜜。具菩薩行得不退轉。不捨菩薩心。永離生死。向無上菩提。若有衆生諸根猛利。過去修習無量善根。又復承佛威神力故。得聞此音發菩提心。諸佛如來微妙音聲。不從身出不從心出。而能饒益無量衆生。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初勝妙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復次佛子。譬如呼響因山聲起。無有積聚不可覩見。隨種種聲悉能應對。實無所應。如來妙音亦復如是。
無有方處。但隨所應而出音聲。音聲非實。不可覺知不可言説。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二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復次佛子。譬如天妙音聲。於虚空中自然而出。悉能覺悟放逸天子。而告之言。汝等當知。五欲無常。虚妄顛倒須臾變異。如逆風執火。愚夫所習。汝莫放逸。若放逸者。身壞命終墮三惡道。放逸諸天聞此音聲。生恐怖心厭離五欲。各捨宮殿詣正法堂。修習善法愛樂正道。
佛子。天妙音聲。亦無有主亦無作者。不起不滅。而能利益放逸諸天。如來妙音亦復如是。普爲放逸諸衆生故。出生無量正法音聲。而覺悟之。謂無著聲。不放逸聲。無常苦空非我之聲。寂滅涅槃聲。皆悉充滿一切法界。隨其所應悉令歡喜。各隨所樂修學諸乘。出生無量大智音聲。不退轉聲。具足菩薩。諸行音聲。如來一切智慧地聲。衆生聞此諸音聲已。無量無數阿僧祇衆生。修習善法。
或學聲聞辟支佛乘。或學無上摩訶衍乘。如來妙音超絶衆相。言語道斷。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三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復次佛子。譬如自在天王有天寶女。名曰善口。於一語中。演出百千娯樂音聲。於彼一一娯樂音中。復出百千娯樂音聲。
佛子當知。一善口聲。出生無量微妙音聲。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於一音中出無量聲。隨其所應悉令開解。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四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復次佛子。譬如大梵天王。於梵衆中出梵音聲。一切大衆無不聞者。彼梵音聲不出衆外。
時梵身諸天。各作是念。大梵天王唯與我語不對餘天。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出生無量無上妙音。應受化者皆悉得聞。不出衆外。
何以故。彼諸衆生根未熟故。聞佛音者各作是念。今日如來唯爲我説。不爲餘人。如來所出音聲亦無所出。聞佛音者亦無所聞。能爲衆生施作佛事。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五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復次佛子。譬如水性皆同一味。隨器異故味有差別。水無是念我作衆味。如來妙音亦復如是。皆悉一味。謂解脱味。隨諸衆生受化器異。應有差別。如來音聲。不作是知不作是念。我作種種別異音聲。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六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復次佛子。譬如阿耨達龍王。興大重雲。滿閻浮提普降大雨。百穀草木皆悉滋長。江河池泉一切盈滿。此大雨水。不從龍王身心中出。而能饒益無量衆生。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興大悲雲遍滿世間。普雨無上甘露正法。令一切衆生皆大歡喜。出生善根。長養正法。具足諸乘。如來音聲不從外來亦不内出。而能饒益一切衆生。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七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復次佛子。譬如摩那斯龍王。將欲降雨。先興重雲彌覆虚空。凝停七日而未降雨。先令衆生究竟諸業。何以故。彼大龍王。慈悲心故。過七日已。漸降微雨普潤大地。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將雨法雨。先興法雲普覆衆生。未便即雨甘露正法。先令衆生成熟諸根。諸根熟已。然後漸降甘露法雨。若即説深法。衆生恐怖。是故如來漸漸微雨一切種智甘露法味。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八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復次佛子。譬如海中有大龍王。名大莊嚴。 或連雨十日或二十日或百日或千日或百千日。
佛子。雨不作是念。我雨十日乃至百千日。但彼龍王。有不可思議自在力故。或十日雨。乃至百千日雨。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欲雨微妙甘露正法。或十種音聲。或二十或百或千或百千。或八萬四千行種種音聲。乃至無量億那由他聲分別説法。令一切衆生皆悉歡喜。如來妙音不作是念。我能演説種種諸法。又法界清淨無有差別。化衆生故所説不同。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九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復次佛子。譬如娑伽羅龍王。欲現龍王大自在力。爲欲饒益群生類故。從四天下乃至他化自在天處。興大重雲遍覆六天。有種種色。或有處如閻浮檀金色。或有處如瑠璃色。或有處如白銀色。或有處如玻瓈色。或有處如玫瑰色。或有處如碼瑙色。或有處如勝寶藏色。或有處如赤眞珠色。或有處如妙香色。或有處如種種衣色。或有處如清淨水色。或有處如種種雜色。如是等無量色雲。覆四天下乃至六天。覆已出諸電光。
所謂閻浮檀金色雲。出瑠璃電光。瑠璃色雲。出閻浮檀金電光。白銀色雲。出玻瓈電光。玻瓈色雲。出白銀電光。玫瑰色雲。出碼瑙電光。碼瑙色雲。出玫瑰電光。勝寶藏色雲。出赤眞珠電光。赤眞珠色雲。出勝寶藏電光。妙香色雲。出種種衣色電光。種種衣色雲。出妙香色電光。淨水色雲。出種種雜色電光。種種雜色雲。出淨水電光。廣説乃至一種色雲。出種種色電光。種種色雲。出一種色電光。又震種種大雷音聲。令衆生歡喜。
所謂天女歌音。天娯樂音。龍女歌音。乾闥婆女歌音。緊那羅女歌音。大地音。大海音。鹿王音。或有異類奇妙種種鳥音。或種種歌音。爾時龍王。起若干風降微細雨。饒益安樂無量衆生。從四天下上至六天。普雨種種無量異雨。 所謂於大海中雨名洪澍。無有斷絶。於他化自在天。普雨歌頌娯樂音聲。於化自在天。普雨解脱明淨光寶。於兜率陀天。普雨頂髻明月神珠。於夜摩天。普雨種種衆莊嚴具。於三十三天。普雨妙香。於四天王。普雨寶衣。於龍王宮。普雨赤明眞珠。於阿脩羅處。普雨兵仗。名伏怨敵。於欝單越。普雨衆華。如是廣説。遍四天下。雨種種雨。然彼龍王。其心平等無有彼此。但以衆生根不同故。雨有差別。如來應供等正覺無上法王。亦復如是。
將欲應現無量大法。先以清淨身雲。普覆一切法界。隨其所應示現身雲。或有衆生。應見如來生身之雲。或有衆生。應見如來神力住持身雲。或有衆生。應見如來色身之雲。或有衆生。應見如來種種身雲。或有衆生。應見如來功徳身雲。或有衆生。應見如來智慧身雲。或有衆生。應見如來不壞身雲。或有衆生。應見如來無畏身雲。或有衆生。應見如來法界身雲。
佛子。如來以如是等無量身雲。普覆一切世界。隨其所應示現光明電光。或有衆生。得見如來光明電光。名無所不至。或有衆生。得見如來光明電光。名照無量無邊。或有衆生。得見如來光明電光名。曰入佛微密之教。或有衆生。得見如來光明電光。名明淨普照。或有衆生。得見如來光明電光。名曰淨照。或有衆生。得見如來光明電光。名入無盡藏陀羅尼門。或有衆生。得見如來光明電光。名不亂正念。或有衆生。得見如來光明電光。名不退智慧。或有衆生。得見如來光明電光。名順入諸趣。或有衆生。得見如來光明電光。名普令衆生滿足諸願。
佛子。如是如來應供等正覺。普爲衆生。示現如來光明電光。現電光已。出生無量諸大三昧雷震音聲。所謂出正覺三昧雷聲。離垢寂靜海三昧雷聲。一切法自在三昧雷聲。金剛圓滿三昧雷聲。須彌山王幢三昧雷聲。海印三昧雷聲。日光三昧雷聲。普令衆生歡喜三昧雷聲。無盡功徳藏三昧雷聲。不壞解脱阿羅漢三昧雷聲。
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於佛身雲。出生無量種種三昧雷聲。出雷聲已。欲説甘露法時。先現如來大智風輪瑞相。從無障礙大慈悲起。先令一切衆生及諸菩薩身心柔軟皆大歡喜。 如來如是。以正法雲大慈悲雲不可思議雲。令一切衆生身心柔軟。然後乃雨不可思議。大法雲雨。所謂爲坐道場一切菩薩。雨不可壞法界大法雲雨。爲最後身菩薩。雨如來密教菩薩娯樂自在大法雲雨。爲一生補處菩薩。雨清淨普照大法雲雨。爲得記菩薩。雨如來莊嚴大法雲雨。爲得忍菩薩。雨功徳寶智華不斷菩薩行大法雲雨。爲向行菩薩。雨不退行入化門甚深門無有疲厭大法雲雨。爲初發心菩薩。雨如來定行大慈大悲救護衆生大法雲雨。爲樂縁覺者。雨深知縁起離斷常見無壞解脱果法雲雨。爲求聲聞者。雨降伏煩惱怨敵智藏法雲雨。爲修習長養善根衆生及決定不決定衆生。雨種種歡喜法門雲雨。
佛子。雨如是等十種無量無邊大法雲雨。充滿法界。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其心平等無有彼此。但以衆生根不同故。如來法雨現有差別。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十勝行知見如來微妙音聲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東晋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
復次佛子。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音聲十種無量。
何等爲十。所謂知見虚空等無量。無處不至故。知見法界等無量。無處不徹故。知見衆生界等無量。令一切衆生悉歡喜故。知見行業等無量。廣説一切果報故。知見煩惱等無量。究竟寂滅故。知見種種音聲等無量。隨應受化無不聞故。知見欲樂等無量。悉分別説諸解脱故。知見三世等
無量。無分際故。知見智慧等無量。深入一切法故。知見佛境界不退等無量隨順如如法界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音聲。有如是等十種無量阿僧祇。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世界欲壞時 於彼虚空中
- 衆生福報力 自然出四聲
- 於彼四禪中 寂樂離衆苦
- 衆生聞是已 厭離欲界身
- 十力亦如是 自然出四聲
- 充滿於法界 無處而不聞
- 衆生因縁力 佛應四種聲
- 其有聞音者 永度生死海
- 譬如因山谷 出生呼聲響
- 從外一切音 響聲隨應對
- 種種因縁起 聞者亦不同
- 響不作是念 我出種種音
- 如來聲如是 出生無量音
- 隨應受化者 一切無不聞
- 皆悉令歡喜 調伏諸衆生
- 音聲亦無念 我出種種音
- 譬如天妙音 於彼虚空中
- 自然而演出 覺悟諸天子
- 諸天子聞此 正法妙音聲
- 修習不放逸 厭離於五欲
- 十力亦如是 出生微妙聲
- 法雲音充滿 一切諸世界
- 令衆生覺悟 彼音無生滅
- 若有得聞者 皆悉證菩提
- 如自在天王 寶女名善口
- 於一音聲中 出生百千聲
- 復於一一音 出生百千聲
- 諸天若聞者 一切皆悦樂
- 十力亦如是 於彼一音中
- 隨應一時演 衆生數等音
- 衆生聞音已 除滅諸煩惱
- 音聲不作念 我能有所滅
- 譬如大梵王 出清淨梵音
- 一切梵天衆 無有不聞者
- 一一梵音聲 令梵衆歡喜
- 遍滿梵天衆 音聲不出外
- 功徳大梵王 安處如來座
- 演出一妙音 充滿諸法界
- 隨應受化者 一切無不聞
- 聲不出衆外 以無信心故
- 譬如諸水性 皆悉同一味
- 清淨離垢濁 具足八功徳
- 所因地不同 衆器各別異
- 隨彼因縁故 水味有差別
- 佛子應當知 一切智音聲
- 如來微妙音 悉同解脱味
- 衆生所造行 若干差別故
- 善逝隨應化 所聞各不同
- 譬如阿耨達 自在大龍王
- 興雲覆世間 普雨潤大地
- 長養諸叢林 百穀藥草等
- 彼所降雨水 不從身心出
- 如來亦如是 初興大法雲
- 普覆諸法界 雨大甘露法
- 令衆増善根 除滅煩惱熱
- 而彼甘露法 不從身心出
- 譬如大龍王 名曰摩那斯
- 七日起重雲 凝停不降雨
- 普令一切衆 究竟諸事業
- 漸降微細澤 然後乃大雨
- 十力興法雲 普覆諸法界
- 雨大甘露法 饒益諸群生
- 隨應受化者 爲彼説深法
- 聞者不恐怖 究竟成菩提
- 譬如大龍王 名曰大莊嚴
- 先布密重雲 然後降大雨
- 或十二十日 乃至百千日
- 雨水等一味 衆生故不同
- 究竟至如來 大辯之彼岸
- 或説十法門 乃至百千門
- 或説八萬四 乃至無量行
- 如來不生念 我分別法界
- 譬如海龍王 名曰娑伽羅
- 先興密重雲 彌覆四天下
- 普雨一切處 各各悉不同
- 龍王心平等 亦無有憎愛
- 最勝亦如是 無上法龍王
- 興起大悲雲 普覆於一切
- 爲道場菩薩 雨大甘露法
- 隨其所應化 如來心平等
{以下意業}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此菩薩摩訶薩。知心意識非即如來。但知如來智無量故。心亦無量。
佛子。譬如虚空。悉爲一切萬物所依。而彼虚空無所依止。如來智慧亦復如是。悉爲一切世間智慧。離世間智之所依止。而如來智無所依止。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最初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復次佛子。譬如清淨法界。悉爲一切聲聞縁覺菩薩解脱之所依止。而清淨法界無増無減。如來智慧亦復如是。
爲一切世間出世間智。算數巧術一切衆智之所依止。而如來智無増無減。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二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復次佛子。譬如四大海水。悉能澤潤四天下地八十億小洲。若有衆生。於彼諸處。方便求水無往不得。而彼大海不
作是念。我能資給諸衆生水。如來智慧大海亦復如是。悉能澤潤一切衆生心。彼諸衆生。各於法門修習善根。皆得智慧光明。而如來不作是念。我能悉與衆生智慧。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三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四種寶珠。此四種寶。悉生海中一切衆寶。若無此寶。海中衆寶悉皆滅失。
何等爲四。一名衆寶積聚。二名無盡寶藏。三名遠離熾然。四名一切莊嚴聚。是爲四寶。
佛子。此四種寶。一切阿脩羅迦樓羅諸龍神等。悉不得見。何以故。娑伽羅龍王密置深寶藏故。此四種寶端嚴方正。如來應供等正覺海。亦有四種大智寶珠。出生一切聲聞縁覺學無學智。及諸菩薩智慧大寶。
何等爲四。一名無染巧妙方便清淨智寶。二名分別演説有
爲無爲清淨智寶。三名分別演説一切諸法而不壞法界清淨智寶。四名應化衆生未曾失時清淨智寶。是爲如來大海四種清淨智寶。
佛子。此如來四種清淨智寶。一切衆生無能見者。何以故。此四種智慧大寶安置如來微密法寶藏故。菩薩慧光端嚴殊特。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四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四熾然光明大寶。此四種寶。悉能消竭大海無極之水。何等爲四。一名日藏光明大寶。一名
離潤光明大寶。三名火珠光明大寶。四名究竟無餘光明大寶。
佛子。若大海中無此四寶。四域天下金剛圍山。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悉漂沒。
佛子。此日藏光明大寶。能變海水。悉成爲酪。離潤光明大寶。能變酪海。悉成爲酥。火珠光明大寶。能悉熾然酥海。究竟無餘光明大寶。悉然酥海。永盡無餘。如來應供等正覺海。亦有四種智光摩尼大寶。照諸菩薩。具足修習一切衆行。乃至成佛平等智慧。何等爲四。
一者永息一切不善波浪智光大寶。
二者滅一切法愛智光大寶。
三者大慧智光大寶。四者與如來等無量智光大寶。
佛子。彼菩薩摩訶薩修集菩提時。起無量生死不善波浪。一切諸天阿脩羅等。悉無能止。如來以息一切不善波浪智光大寶。照耀菩薩不善波浪。令永止息。堅固安住無上三昧。以滅一切順法愛智光大寶。滅一切三昧難捨味著。以
大慧智光大寶。滅一切無明。淨慧通達。以與如來等無量智光大寶。以少方便。出生如來智慧之地。
佛子。若無如來四種智光大寶。乃至一菩薩得如來地。無有是處。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五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復次佛子。譬如從水輪際。上至非想非非想天。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依虚空住。
謂無色界衆生處。色界衆生處。欲界衆生處。
此三界處悉依虚空。而彼虚空無有迫迮。
如來智慧亦復如是。一切聲聞縁覺菩薩。知
有爲法智慧。知無爲法智慧。如是等一切
智慧。悉依如來智慧而起。悉依如來智慧
而住。如來智慧無有迫迮。何以故。如來智
慧無所不至故。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六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復次佛子。譬如雪山頂有藥王樹。名非從根生非不從生。彼藥王樹。從六百八十萬由旬下極金剛地水輪際生。
佛子。此藥王樹。若生根時。閻浮提樹一切根生。若生莖時。閻浮提樹皆悉生莖。若生枝葉華果時。閻浮提樹一切
悉生枝葉華果。此藥王樹根能生莖。莖能生根。是故名曰不從根生非不從根。
佛子。此藥王樹。一切諸處皆悉生長。唯除二處。所謂地獄深阬及水輪中不得生長。而大藥王樹亦不捨生性。如來智慧大藥王樹亦復如是。從一切如來種姓中生。於過去世。修習大慈悲等無量無邊功徳。堅固正住不可傾動。三世無量善根智慧。皆悉普覆一切世間。除滅一切惡道衆難。巧方便莖。淨法界枝。諸禪三昧解脱之葉。七覺意華。無上解脱果。陀羅尼持初無増減。
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復有異名。名根堅固不壞。何
以故。不捨不斷菩薩衆行。是故其根名曰不壞。彼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初生根時。一切菩薩。悉生大慈悲根。未曾捨離一切衆生。初生莖時。一切菩薩。皆悉生長堅固精進正直心莖。初生枝時。一切菩薩。生長一切波羅蜜枝。初生葉時。一切菩薩。生長一切淨戒威儀頭陀功徳之葉。初生華時。一切菩薩。善根莊嚴相好華敷。初生果時。一切菩薩。得無生忍受佛記果。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除二處。不得生長。所謂聲聞縁覺涅槃。地獄深阬。及諸犯戒。邪見貪著。非法器等。而如來樹非不生長。其餘一切應受化者。皆悉生長。而如來智慧大藥王樹。不増不減。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七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復次佛子。譬如火劫起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所有大地草木金剛圍山。皆悉熾然燒盡無餘。設有一人。若以乾草投彼火中。寧得不然。
答言不也。無不燒盡。
佛子。彼所投草。猶可不盡。如來智慧。於一切衆生。一切佛刹。一切劫數。一切諸法。無不悉知。若有不知。無有是處。何以故。如來智慧不可破壞。悉明達故。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八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復次佛子。譬如風災壞世界時。有大風起。名曰壞散。悉能壞散磨滅大千世界金剛圍山一切萬物。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外。復有風起。名障壞散風災。不令風災得至餘方。佛子。若無此障風。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無不散滅。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
有大智風。名曰散滅一切煩惱。悉能散滅一切菩薩煩惱習氣。如來復有巧方便智風。能持一切菩薩。不令究竟盡滅。墮於聲聞辟支佛地。菩薩摩訶薩。得此巧方便智風力故。能過聲聞辟支佛地。究竟佛地。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九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如来蔵を説く第十勝行 如來応供等正覚心
復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有衆生無衆生身。如來智慧不具足者。但衆生顛倒不知如來智。遠離顛倒。起一切智無師智無礙智。
- また次に仏子よ、如来の智慧は
処 として至らざること無し。何を以つての故に、衆生に衆生の身なく、如来の智慧の具足せざる者 有ること無ければなり。ただ衆生顛倒して如来の智を知らざるのみ。顛倒を遠離すれば、一切智・無師智・無礙智を起さん。
佛子。譬如有一經卷。如一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切所有無不記録。若二千世界等悉記二千世界中事。小千世界等悉記小千世界中事。四天下等悉記四天下事。須彌山王等悉記須彌山王事。地天宮等悉記地天宮殿中事。欲天宮等悉記欲界天宮殿中事。色天宮等悉記色界天宮殿中事。若無色天宮等悉記無色界天宮殿中事。
- 仏子、譬へば一経巻有りて、一三千大千世界の如くなれば、大千世界の一切
所有 ることを、記録せざること無く。もし二千世界に等しければ、悉く二千世界の中 の事を記 し。小千世界に等しければ、悉く小千世界の中の事を記し、四天下に等しけらば、悉く四天下の事を記し。須弥山王に等しければ悉く須弥山王の事を記し。地天の宮に等しければ悉く地天の宮殿の中の事を記し。欲天の宮に等しければ悉く欲界天の宮殿の中の事を記し。色(界)天の宮に等しければ悉く色界天の宮殿の中の事を記し。もし無色天の宮に等しければ悉く無色界天の宮殿の中の事を記す。
彼三千大千世界等經卷。在一微塵内。一切微塵亦復如是。
- 彼の三千大千世界に等しき経巻は、一微塵内に在り。一切の微塵もまた是の如し。
時有一人。出興於世。智慧聰達。具足成就清淨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内。作如是念。云何如此廣大經卷在微塵内。而不饒益衆生耶。我當勤作方便破彼微塵。出此經卷饒益衆生。
- 時に一人有りて。世に出興し、智慧聡達して、清浄の天眼を具足し成就して、此の経巻の微塵の内に在ることを見て、是の如きの念を作さく、云何んが此の如きの広大の経巻は、微塵の内に在りて、しかも衆生を饒益せざるや。我れ当に勤めて方便を作し彼の微塵を破して、此の経巻を出だして衆生を饒益せざるや。
爾時彼人。即作方便破壞微塵。出此經卷饒益衆生。
- その時に彼の人、即ち方便を作し。微塵を破壊して、此の経巻を出だし衆生を饒益する。
佛子。如來智慧。無相智慧。無礙智慧。具足在於衆生身中。但愚癡衆生顛倒想覆。不知不見不生信心。
- 仏子、如来の智慧、無相の智慧、無礙の智慧は、具足して衆生の身中に在るも、ただ愚癡の衆生は顛倒の想に覆われて、知らず、見ず、信心を生ぜざるのみ。
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天眼。觀察一切衆生。觀已作如是言。
- そのときに如来は、障礙なき清淨の天眼をもって、一切衆生を観察したまい、観じおわりてかくのごときの言をなしたまわく。
奇哉奇哉。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
我當教彼衆生。覺悟聖道。悉令永離妄想顛倒垢縛。具見如來智慧在其身内。與佛無異。
- 「奇なるかな、奇なるかな、云何んぞ如來も具足せる智慧は、身中に在りてしかも知見せざる。
- 我まさに彼の衆生に教えて聖道を覺悟せし悉く永(とこしな)く妄想顛倒の垢縛を離れしめ、つぶさに如来の智慧その身内に在りて、仏と異なるなきを見らしめん」と。
如來即時教彼衆生。修八聖道。捨離虚妄顛倒。離顛倒已具如來智。與如來等 饒益衆生。
- 如来は即時に彼等衆生を教えて、八聖道を修し、虚妄顛倒を棄てしめたもう。顛倒を離れおわれば如來の智をそなへ如來と等しく、衆生を饒益す。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 第十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佛子、これを菩薩摩訶薩の第十の勝行にして、如來應供等正覺の心を知見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如是等無量無數諸勝妙行 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 佛子よ、菩薩摩訶薩に是の如き等の無量無數の諸の勝妙行ありて、如來應供等正覺の心を知見す。」
その時に普賢菩薩、重ねて此の義を明さんと欲し、偈を以て頌して曰く、
- 欲知如來心 應解最勝智
- 如來智無量 最勝心亦然
- 十方諸世界 一切衆生類
- 皆悉依虚空 虚空無所依
- 一切法界中 衆生種種樂
- 方便巧智術 依最勝智起
- 一切諸智慧 悉依善逝智
- 如來最勝智 寂然無所依
- 聲聞縁覺乘 解脱智慧果
- 悉從法界起 法界無増減
- 最勝智如是 能起一切智
- 學智無學智 了達有無智
- 善逝無上智 出生一切智
- 非生非不生 皆悉無増減
- 譬如大海水 澤潤一切地
- 衆生善方便 求水無不得
- 大海地無念 我與衆生水
- 大海無増減 方便求悉得
- 十方諸世界 一切群生類
- 善逝智慧海 皆悉能潤澤
- 各各勤方便 修習諸法門
- 一切修行者 疾得智慧光
- 如娑伽龍王 有四妙寶珠
- 密置深寶藏 衆生無能見
- 端嚴而方正 常住於大海
- 因此四摩尼 生出一切寶
- 最勝四種智 無量不可稱
- 出生一切衆 無量諸智慧
- 安住大乘藏 無量徳莊嚴
- 除受記菩薩 一切莫能見
- 譬如大海中 有四摩尼寶
- 光焔甚猛熱 能消大海水
- 若無此四寶 天地悉漂沒
- 大海無増減 四域皆安住
- 如來四種智 無量不可稱
- 能止諸菩薩 不善根波浪
- 一切三世間 欲色無色界
- 離我及我所 安住於虚空
- 善逝智亦然 一切智根本
- 聲聞學無學 及諸縁覺智
- 菩薩普饒益 無量甚深智
- 悉依如來智 如來智無依
- 如彼雪山頂 有大藥王樹
- 名不從根生 非不從根生
- 由此藥王樹 生長因縁故
- 悉生閻浮提 一切諸樹林
- 彼樹根生時 一切樹根生
- 莖枝葉華實 一切亦如是
- 清淨甚深智 如來性中生
- 依因如來智 出生修行智
- 一切菩薩行 無量諸功徳
- 如來智樹王 平等心地生
- 譬如劫盡時 猛盛大火栽
- 設人投乾草 猶可燒不盡
- 善逝清淨智 無量無有邊
- 悉能分別知 三世衆生類
- 又知一切劫 一切諸佛刹
- 如是無量法 如來悉了知
- 譬如劫盡時 風栽名壞散
- 能壞諸大地 金剛及須彌
- 刹外有風起 名曰障散壞
- 若無此風者 十方悉磨滅
- 十力亦如是 智慧風無量
- 皆悉能散滅 菩薩諸煩惱
- 如來方便智 攝取諸菩薩
- 過聲聞縁覺 安住如來地
- 譬如微塵内 有一大經卷
- 三千世界等 無益衆生類
- 爾時有一人 出興於世間
- 破塵出經卷 饒益一切世
- 如來智如是 衆生悉具有
- 顛倒妄想覆 衆生不知見
- 如來教衆生 修習八聖道
- 除滅一切障 究竟成菩提
{以下境界}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境界。此菩薩摩訶薩。成就無量無邊無礙智慧。知一切衆生是如來境界。一切世間。一切刹。一切法。一切衆生行。如如不壞境界。無礙法界境界。實際無際境界。無量虚空境界。非境界境界。是如來境界。
佛子。一切衆生無量故。如來境界無量。一切世間無量故。如來境界無量。乃至非境界境界無量故。如來境界無量。非境界至一切處。而無所至。如來境界亦復如是。
佛子。菩薩摩訶薩。知心境界是如來境界。如心境界無量故。如來境界無量。何以故。隨心無量。出生智慧亦復如是。
佛子。譬如大龍隨心降雨。雨不從内亦不從外。如來境界亦復如是。隨心所念。於念念中。出生無量不思議智。彼諸智慧悉無來處。
佛子。一切大海水。皆從龍王心願所起。如來智海亦復如是悉從大願力起。佛子。如來智海無量無邊。不可言説。不可思議。
我説小諭。汝今諦聽。佛子。此閻浮提内。流出二千五百河水。悉入大海。倶耶尼内。流出五千河水。悉入大海。弗婆提内。流出八千四百河水。悉入大海。欝單越内。流出一萬河水。悉入大海。
佛子。此四天下内。如是二萬五千九百河水。悉入大海。佛子。於意云何。此水多少。
答言甚多。
佛子。復有十光明龍王。雨大海中悉過前水。百光明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大莊嚴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摩那斯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大雷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難陀。跋難陀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無量光明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流注不斷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大勝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金剛光明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
佛子。如是等八十億龍王。各雨大海展轉過前。娑伽羅龍王太子名曰佛生。雨大海中復悉過前。
佛子。彼十光明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百光明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大莊嚴龍王所住淵 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摩那斯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大雷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難陀。跋難陀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無量光明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流注不斷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大勝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金剛光明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如是等廣説。乃至娑伽羅龍王太子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
佛子。如彼十龍王。及八十億龍王。乃至娑伽羅龍王太子。雨大海中及其淵池。皆悉不及娑伽羅龍王所雨大海。娑伽羅龍王所住淵池。涌出流入大海倍復過前。彼涌流水。青瑠璃色。盈滿大海。涌出有時。是故海潮常不失時。
佛子。如是大海。其水無量。珍寶無量。衆生無量。大地無量。佛子。於意云何。彼大海水。爲無量不。
答言實爾。其水深廣不可爲諭。
佛子。如是海水深廣無量。於如來無量智海。百分不及其一。乃至不可爲譬。但隨所應化。爲作譬諭。 佛子。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智海。深廣無量。從初發心。乃至不斷菩薩無量行故。知見道品寶無量。不斷三寶故。知見無量衆生歡喜。長養一切聲聞學無學及縁覺故。知見大地無量。從歡喜地乃至究竟無礙智地故。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境界無量。饒益一切衆生。無量智慧故。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離垢淨境界 無量不可稱
- 殊勝願力故 一切無有量
- 譬如心境界 無量無有邊
- 一切諸十力 境界亦如是
- 譬如大龍王 不離於本處
- 以心願力故 其雨無有量
- 雨水無從來 亦無有去處
- 龍王願力故 隨心雨無量
- 一切十方刹 十力亦如是
- 本無所從來 去亦無所至
- 無量諸境界 悉從心縁起
- 一切諸法界 皆入一毛道
- 譬如大海水 無量無有邊
- 衆生及珍寶 大地亦無量
- 海水常湛然 皆悉同一味
- 隨衆生受用 其味各不同
- 最勝亦如是 智慧海無量
- 三寶最勝故 是故寶無量
- 聲聞學無學 辟支佛無量
- 具修無上道 故説地無量
{以下行}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行。此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無礙行。如如行。是如來行如如。過去不滅。未來不至。現在不起。如來行亦如是。不滅不至不起。
佛子。譬如法界無量無縛。何以故。法界無身故。如來行亦如是。無量無縛。何以故。如來行無身故。
佛子。譬如鳥飛虚空。經百千年。所遊行。處不可度量。未遊行處亦不可量。何以故。虚空無分齊故。如來應供等正覺行。亦復如是。
若使有人。於百千億那由他劫。分別解説如來之行。已解説者不可限量。未解説者亦不可量。何以故。如來行無分齊故。
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住如來住。無所住故。而能普爲一切衆生。示現開導如來之行。衆生見已。出過一切諸障礙道。
佛子。譬如金翅鳥王飛行虚空。安住虚空。以清淨眼。觀察大海龍王宮殿。奮勇猛力。以左右翅博開海水。悉令兩闢。知龍男女有命盡者。而撮取之。如來應供等正覺金翅鳥王。亦復如是。
安住無礙虚空之中。以清淨眼。觀察法界諸宮殿中。一切衆生。若有善根已成熟者。奮勇猛十力。止觀兩翅。*博開生死大愛海水。隨其所應。出生死海。除滅一切妄想顛倒。安立如來無礙之行。
佛子。譬如日月周行虚空。不作是念。我行虚空。從何所來。去至何所。如來亦復如是。周行無*礙解脱虚空。分別一切法界。饒益一切衆生。廣作佛事。如來不作是念。我有去來。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量無邊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行。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譬如如無盡 無生亦無滅
- 亦無有方處 求之不可見
- 如來亦如是 境界不可量
- 遠離於三世 其性悉如如
- 譬如諸法界 非界非不界
- 非有亦非無 非量非無量
- 功徳持如是 所行不可量
- 非有亦非無 其身本無故
- 如鳥飛虚空 經由百千年
- 行處未行處 皆悉不可量
- 若人百千劫 演説如來行
- 已説及未説 皆悉不可量
- 譬如金翅鳥 安住於虚空
- 觀察龍王宮 撮取其男女
- 十力亦如是 安住如來行
- 善根純熟者 令出煩惱海
- 譬如淨日月 周行於虚空
- 安樂一切衆 不念我能爾
- 如來亦如是 遊行諸法界
- 度脱一切衆 不念我能度
{以下菩提}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此菩薩摩訶薩。知見菩提。解一切義。滅除疑惑。不二等覺。無相。無行。無退。無量無邊。無縛無脱。遠離二邊知處非處。知一切字一切語言法。知一切衆生心心所行。知一切根煩惱習性。於一念中。悉知三世一切諸法。
佛子。譬如大海。爲一切衆生色像之印。是故大海説名爲印。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亦復如是。一切衆生心念諸根。現菩提中而無所現。故説如來爲一切覺。
佛子。一切諸佛菩提。一切文字所不能記。一切語言所不能説。不可爲譬。但隨所應。如來爲之分別演説。
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成菩提時。住佛方便。得一切衆生等身。得一切法等身。得一切刹等身。得一切三世等身。得一切如來等身。得一切諸佛等身。得一切語言等身。得一切法界等身。得虚空界等身。得無*礙法界等身。得出生無量界等身。得一切行界等身。得寂滅涅槃界等身。
佛子。隨如來所得身。當知音聲及無礙心。亦復如是。如來具足如是等三種清淨無量。
佛子。如來身中。悉見一切衆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等正覺。乃至見一切衆生寂滅涅槃。亦復如是。皆悉一性以無性故。無相無盡。無生無滅故。我非我性故。衆生非衆生性故。覺無所覺故。法界無自性故。虚空界無自性故。如是等覺一切無性。無盡智。自然智。一切如來無極大悲。度脱衆生。
佛子。譬如虚空界。世界若成若敗。常無増減。何以故。虚空無生滅故。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若成未成。常無増減。一性無性捨離衆性。
佛子。設有一人出興於世。彼能化作恒沙等心。彼一一心。悉能化作恒沙如來。無色無形。如是恒沙等劫。常化不絶。於意云何。彼化如來寧爲多不。
答曰。我知仁意。若化不化等無有異。
善哉善哉。佛子。誠如所言。佛子。設使一切衆生。於一念中悉成正覺。若成未成皆悉平等。何以故。菩提無性故。無増無減。如來菩提皆悉一性。所謂無性。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
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成正覺已。正受三昧。名曰善覺。正受三昧已。得菩提身。數與一切衆生身等。如一三昧。一切三昧。一切法門。亦復如是。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身。
復次佛子。菩薩摩訶薩。於一毛道。悉知一切衆生等如來之身。如一毛道。一切毛道。一切法界處。亦復如是。
何以故。如來菩提身。無處不至。無處不有故。如來應供等正覺。本求菩提勤修精進。往詣道場菩提樹下。處師子座。成最正覺。究竟菩提。
復次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自知身中。悉有一切諸佛菩提。何以故。彼菩薩心。不離一切如來菩提故。如自心中。一切衆生心中。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無處不有。不可破壞。不可思議。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方便法門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菩提非二法 遠離於二邊
- 除滅一切惡 平等覺諸法
- 了達一切法 皆悉如虚空
- 非我非無我 等覺一切法
- 譬如諸大海 一切衆生類
- 色像悉顯現 故説一切印
- 十方世界中 一切衆生類
- 無上菩提海 無法而不現
- 譬如虚空性 世界成壞時
- 若成若未成 虚空無増減
- 最勝亦如是 無上菩提道
- 若覺若未覺 一性亦無性
- 譬如無量劫 念念化諸佛
- 若化若不化 皆悉等無異
- 設一切衆生 一時成正覺
- 若成若未成 菩提無増減
- 最勝有三昧 名曰爲善覺
- 道場成菩提 逮得此三昧
- 普放無量光 一切衆生等
- 除滅一切闇 開悟諸群生
- 三世一切劫 佛刹及諸法
- 諸根心心法 一切虚妄法
- 於一佛身中 此法皆悉現
- 是故説菩提 無量無有邊
{以下轉法輪}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轉法輪。
此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一切願。一切法轉無所轉。本無所起。三轉圓滿皆悉清淨。悉能遠離一切邪見。離欲際非際。一切諸法。如虚空際。不可言説。一切法寂滅。涅槃性故。菩薩摩訶薩。知見一切文字。一切語言法。悉轉法輪。如來音聲無所不至故。知見法輪如響。眞實法性故。知見一切音聲皆是一聲。如來以此而轉法輪。佛轉法輪
無有主故。知見轉法輪無漏無盡。内外無所有故。
佛子。譬如文字。於無量無數劫。説不可盡。如來應供等正覺轉正法輪。亦復如是。一切文字。一切語言。説不可盡。如來法輪。悉入一切語言文字。而無所住。
佛子。譬如字章。悉入一切字數。一切事數。一切語言數。一切算數。一切世間出世間。而無所住。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於一切處無所不入。於一切衆生。一切法。一切業。一切報。一切心。亦無所住。一切衆生諸語言法。皆爲法輪音聲所攝。何以故。一切音聲不離法輪音聲故。
復次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出生法門轉法輪。何等爲如來出生法門轉*法輪。如來以一切衆
生念念心心行等音聲。爲一切衆生而轉法輪。何以故。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有三昧。名曰究竟無*礙無畏如來正受三昧。而轉法輪。如來入此三昧已。出生一切衆生等音。於一一音中。復生一切衆生等音。而轉法輪。悉令衆生皆大歡喜。
佛子。若如是知轉法輪者。當知是人則爲隨順一切佛家。不如是知。則不隨順諸如來家。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轉法輪。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如來轉法輪 三世無不至
- 所轉無所轉 求之不可得
- 譬如諸文字 説之不可盡
- 十力亦如是 轉法輪無盡
- 譬如章文字 悉入一切數
- 所入無所入 法輪亦如是
- 普入一切音 所入無所入
- 彼亦無自性 能令一切喜
- 出過一切數 究竟成菩提
- 欲説眞實義 是故入三昧
- 以彼三昧力 出生妙音聲
- 悉與衆生等 而轉正法輪
- 又復悉於彼 一一諸音聲
- 出生無量音 衆生語言法
- 大自在無念 我出彼衆音
- 隨其受化者 一切無不聞
- 譬如諸文字 不内亦不外
- 無漏不可盡 亦復無積聚
- 十力亦如是 轉清淨法輪
- 無漏不可盡 諸佛大神力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六
東晋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四
{以下大般涅槃}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大般涅槃。此菩薩摩訶薩。欲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大般涅槃者。當如是知如如般涅槃。如來大般涅槃。亦復如是。如實際。如法界。如虚空界。如實性。如離欲際。如無相際。如我性際。如一切法性際。如眞實際般涅槃。如來大般涅槃。亦復如是。何以故。涅槃非生滅法。若法不生。當知不滅去無所至。
佛子。如來應供等正覺。不爲菩薩演説顯現如來究竟涅槃。何以故。欲令諸菩薩於一念中。普見三世一切諸佛悉現前故。出生一切如來妙色。亦復不起二不二想。何以故。菩薩摩訶薩。遠離諸想。無染著故。佛子。但如來欲令衆生歡喜故。出現於世。欲令衆生憂悲感慕故。示現涅槃。其實如來無有出世。亦無涅槃。何以故。如來常住如法界故。爲化衆生示現涅槃。
佛子。設有日出照現世間。圓滿明淨與法界等。於一切世界淨水器中。影無不現。日無是念。我能普現一切淨水。佛子。彼時或有一水器破。日影不現。於意云何。彼影不現。豈日過耶。
答曰不也。水器破故日影不現。
佛子。如來智慧圓滿淨日一念出現。悉能照明一切世界一切法界一切衆生。滅除垢濁。淨心水器影無不顯。常現在前。但破器濁心衆生。不見如來法身影像。應見涅槃而得度者。是故如來現般涅槃。其實如來不生不滅。永無滅度。
佛子。譬如大火於一切世界能爲火事。焚燒草木無不盡者。有時彼火至無草木城邑聚落。自然而滅。於意云何。一切世間火悉滅不。
答曰不也。
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於一切世界。施作佛事。或一佛刹化度已周。示現涅槃。於意云何。一切世界如來悉滅度耶。
答曰不也。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大般涅槃。
復次佛子。如大幻師善知幻術。安住此術。於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城邑聚落大王之都。普現幻身。住持幻身。壽命無盡。時此幻師於彼城邑聚落大王之都。隨事訖處。便捨幻身。於意云何。爲三千大千世界幻身悉捨滅耶。
答曰不也。
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善知大慧幻術。具足出生巧方便慧。於一切法界。普能示現如來幻身。常住如法界。究竟如虚空。隨諸佛刹。教化度脱已周訖處。示現涅槃。當知不以一<#0628_9/>佛刹示現涅槃故。如來究竟永 滅度也。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大般涅槃。
復次佛子。如來示現般涅槃時。先入不動三昧入三昧已。於一一身。各放無量億千那由他大光。一一光明。各出無量阿僧祇妙寶蓮華。一一蓮華。各有不可説不可説妙寶華鬚。一一華鬚。各有寶師子座。一一座上。各有如來結跏趺坐。彼時所現諸如來身。悉與一切衆生數等。功徳具足。相好莊嚴。究竟本願。時有衆生善根熟者。見如來身。心皆調伏。禀受道化。彼如來身究竟安住。盡未來際隨一切衆生。所應受化未曾失時。彼如來身。無有處所。非實非虚。如來但欲究竟過去諸大願故。欲令衆生長養諸善根故。應現其身常住不滅。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大般涅槃。
復次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涅槃無量無邊。究竟法界。無所障礙。不生不滅。淨如虚空。安住實際。隨其所應而示現之。本願所持。不捨一切衆生一切佛刹一切諸法。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譬如圓滿日 一切法界等
- 影現一切水 唯除諸破器
- 最勝亦如是 普現一切世
- 衆生無信心 謂佛入涅槃
- 譬如猛盛火 焚燒一切物
- 無草木聚落 火則自然滅
- 最勝亦如是 充滿於法界
- 究竟諸佛事 示現入涅槃
- 譬如大幻師 示現無量身
- 如來亦如是 普現一切身
- 究竟諸佛事 示現般涅槃
- 隨應受化者 以此而示現
- 最勝有三昧 名曰不可動
- 究竟佛事已 然後入此定
- 念出無數佛 又放無量光
- 光有無量華 華有無量佛
- 最勝無量身 充滿諸法界
- 積集功徳者 一切無不見
- 善逝淨法身 無量法界等
- 壽命淨莊嚴 一切悉具足
- 猶如無生性 如來興亦然
- 猶如無生性 涅槃亦如是
- 悉離語言道 不可爲譬諭
- 天中天難勝 具足一切徳
{以下善根}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見於如來應供等正覺所見聞恭敬供養所種善根。 此菩薩摩訶薩。知見於如來所見聞恭敬供養所種善根。皆悉不虚。功徳無盡。離一切愛究竟解脱。果報不虚滿足諸願。於一切有爲法中。不可窮盡。而能隨順無爲智慧。起 諸佛智。究竟未來際。具足一切諸如來地。
佛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從身過。至金剛輪際。然後乃住。所以者何。以彼金剛不可消故。如是佛子。於如來所。少植善根。能壞一切有爲煩惱。乃至究竟 如來涅槃智慧。然後乃住。所以者何。於如來所。植諸善根。不可盡故。
佛子。譬如須彌山等大乾草聚。若有人持如芥子火。悉能燒盡。何以故。火性悉能燒故。
佛子。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悉能燒滅一切煩惱。無有遺餘。究竟涅槃。何以故。於如來所。種諸善根。性究竟故。
佛子。譬如雪山有大藥王。名曰善現。若有見者眼得清淨。若有聞者耳得清淨。若聞香者鼻得清淨。若嘗味者舌得清淨。若有觸者身得清淨。若取彼地土。悉能除滅無量衆病。安隱快樂。如來應供等正覺無上藥王。亦復如是。常以一切諸方便行。饒益衆生。
若有得見如來色身。眼得清淨。若有得聞如來名號。耳得清淨。
若有得聞如來戒香。鼻得清淨。若有得味如來法味。舌得清淨。得金剛廣長清淨舌根。悉能演説一切言音。
若有得觸如來光者。彼人即得清淨色身。究竟逮得無上法身。
若有念如來者。得念佛三昧。正念不亂。若有得經卷地。如來塔廟禮拜供養。彼衆生等具足善根。滅煩惱患得賢
聖樂。
佛子。乃至不信邪見衆生。見聞佛者。彼諸衆生。於見聞中。所種善根果報不虚。乃至究竟涅槃。斷一切惡諸不善根。具足善根。
佛子。於如來所。見聞供養恭敬。所種善根不可言説。不可爲*諭。何以故。如來不可思議過思議故。但隨所應佛爲作*諭。
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知見於如來所見聞恭敬供養種諸善根。
{以下流通分}
爾時諸菩薩摩訶薩。白普賢菩薩言。
佛子。當何名此經。云何奉持。
佛子。此經名爲一切諸佛微密法藏。一切世間不能思議。如來所印。大智光明。開發示現如來種性。長養一切菩薩功徳。一切世間無能破壞。隨順一切如來境界。令一切衆生皆悉清淨。分別演説佛究竟法。
佛子。如是經典。但爲乘不思議乘。菩薩摩訶薩。一向專心求菩提者。分別解説不爲餘人。何以故。此經不入一切衆生之手。唯除菩薩。
佛子。譬如轉輪聖王所有七寳。因此寶故。行轉輪王法。聖王七寶無堪持者。唯除第一夫人所生太子。具足成就聖王相者。
佛子。若轉輪王無此太子具衆徳者。王命終後。此諸寶等自然散滅。
佛子。此經如是。不入一切衆生之手。唯除如來法王眞子。從諸如來種姓家生。種如來相諸善根者。若無此等佛之眞子。斯經則滅。何以故。一切聲聞縁覺不聞此經。何況受持書寫解説。無有是處。唯除菩薩摩訶薩能自誦持書寫經卷。
佛子。是故菩薩摩訶薩。聞此經者。歡喜恭敬頂戴受持。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信樂此經。少作方便。必決定得無上菩提。
佛子。菩薩摩訶薩。雖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道品善根。未聞此經。雖聞不信受持隨順。是等猶爲假名菩薩。不從如來種姓家生。
佛子。若菩薩摩訶薩。得聞此經。聞已信向受持隨順。當知此等爲眞佛子。從佛家生。隨順一切如來境界。具足一切菩薩正法。安住一切種智境界。遠離一切世間諸法。出生長養如來所行。到一切菩薩諸法彼岸。於如來自在正法。心無疑惑。究竟安住無師之地。深入一切如來境界。
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此經已。應當發平等意行無量心。遠離一切虚妄之想。究竟直心。面對正念一切如來。修習平等清淨猶如虚空。分別觀察一切菩薩行業與法界等。具足成就一切智智。遠離一切世間垢濁。發清淨心。充滿一切十方世界。深入一切菩薩法門。平等觀察三世諸佛。具足善根功徳智慧。深入此等一切諸法而無所入。不念一法不念二法。悉平等觀無量諸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等功徳。少作方便得無師智。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 若見聞如來 恭敬及供養
- 所植諸善根 無量不可稱
- 一切有爲中 不可得窮盡
- 寂滅諸煩惱 離苦得涅槃
- 譬如有一人 呑服少金剛
- 究竟不可消 下至金剛際
- 如是十力所 見聞供養福
- 具足金剛智 煩惱滅無餘
- 譬如乾草積 等彼須彌山
- 投火如芥子 燒盡悉無餘
- 如是善逝所 若植少功徳
- 燒滅諸煩惱 正趣到涅槃
- 譬如雪山中 有大藥王樹
- 見聞嗅味觸 除滅一切患
- 十力亦如是 若有見聞者
- 修習勝功徳 究竟成菩提
爾時十方不可説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等世界六種震動。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及十八相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覺。遍覺。等遍覺。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涌。遍涌。等遍湧。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雨衆華雲。勝過諸天。雨寶衣雲。蓋雲。幢雲。幡雲。香雲。塗香雲。鬘雲莊嚴雲。衆寶雲。菩薩讃歎雲。菩薩身雲。三藐三菩提雲。普令不可思議世界皆悉清淨。雨如來妙音聲雲。充滿無量無邊法界。如此四天下佛神力故。令諸菩薩皆大歡喜。一切十方亦復如是。
爾時十方各過八十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等世界之外。各有八十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等如來。悉現其身。
若近對面。同號普賢。現已咸作是言。善哉善哉。
佛子。乃能承佛神力。隨順深法。解説不可思議如來性起正法。
佛子。我等諸佛亦説此法。十方一切諸佛。及諸菩薩亦復如是。説此經時。百千佛刹微塵等菩薩。得菩薩一切明。一切三昧。授一生記。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佛刹 微塵等衆生發菩提心。我等悉與授記。於未來世當成佛道。悉同一號號佛勝境界。
是故我等普爲未來諸菩薩故。護持此經。令久住世。如此四天下所度衆生。十方無量阿僧祇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不可説法界虚空界等。一切世界所度衆生。亦復如是。盧舍那佛本願力故。法如是故。善根力故。如來無盡智故。如來不失時故。隨其所應化菩薩故。廣行普賢菩薩行故。示現一切種智故。爾時十方各過十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等世界之外。各有十不可説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等菩薩。來詣此土。充滿一切法界。示現菩薩大妙莊嚴。放大光明網。震動一切世界。壞散一切諸魔宮殿。除滅一切惡道諸難。照明一切如來功徳。讃歎一切如來正法。普雨無量無邊供養雲雨。示現無量種種異身。示現己身是無量諸佛法門之器。
時彼諸菩薩承佛神力。各作是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説是如來不可壞法。
佛子。我等一切悉名普賢。於普光明世界普勝如來所。淨修梵行。彼諸佛所亦説是經。如是句。如是味。如是行。如是相貌。
佛子。我等承佛神力故。法如是故。於彼世界來詣此土爲汝作證。一切十方盡法界虚空界等一切世界。亦復如是。
爾時普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一切諸菩薩衆。欲重明如來性起正法。欲説如來無量功徳。欲明如來正法不可沮壞。欲生一切菩薩無量智慧法明。欲説一切具足佛法。欲觀察一切群生類心。欲隨所應化不失時。欲分別一切無量無邊菩薩正法。欲顯現一切如來變化自在莊嚴。欲明一切如來一身無異。欲出生一切菩薩無量本行。
以偈頌曰
- 一切諸如來 所成就威儀
- 擧世悉稱譽 無能爲譬諭
- 爲饒益衆生 令悉開解故
- 以非諭爲諭 顯現眞實義
- 如是微密法 無量劫難聞
- 精進智慧者 乃聞如來藏
- 若有聞此經 歡喜恭敬者
- 此等已過去 供養無量佛
- 當知如此人 諸天常讃歎
- 一切諸善逝 攝取常守護
- 一切諸善逝 世上世間勝
- 最勝歡喜衆 此經爲内藏
- 能出生無量 一切白淨道
- 是故離放逸 一心常奉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