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観無量寿経釈

提供: 本願力

 観無量寿経釈   《諸師解釈雖多今正依善導傍以諸師釈輔助善導。云云》

     天台黒谷沙門源空記

将釈此経略有五意。
一定前後、二来意、三釈名、四釈二善義、五入文解釈。
一定前後者、寿経観経之前後、暗以難定。
今依一意、先寿経、後此経有文有理。
先文者、此亦有三。
一華座観文(花座観文)云法蔵比丘願力所成。
今依此文、前寿経説彼願、今指彼云願力所成。
故知、寿経前、此経後也。
二中輩下生文云。阿難白仏法蔵比丘四十八大願。云云
三双巻経上文云。阿難白仏。
法蔵菩薩為已成仏而取滅度、為未成仏、為今現在。
仏告阿難。法蔵菩薩今已成仏現在西方、去此十万億刹、其仏世界名曰安楽。云云
次有理者、寿経中説彼仏発心修行、依正二報、今経付彼依正之説、云此十三観。
故知、寿前観後也。
二来意者、既彼経前此経後也。
依之可有来意。
彼雖説仏因果未説行者修因感果。
故次仏修因感果、行者修因感果来。
又彼経雖説三品往生、未説九品義。
今為開三品、為九品此経来非。
此又有多義。云云
仏者。云云
三釈名者、釈観無量寿経名也。
観者能観、即通十三観、無量寿者所観之境也。
即第九一観也。
所観境雖有十三、挙無量寿、摂余十二。
謂無量寿者、是彼土教主弥陀如来正報之身也。
有正報必可有依報之宝樹宝池故、挙正摂依。
又無量寿者、是彼土教主、有教主必可有眷属之観音勢至等故、挙教主摂伴。
経者。云云。
四料簡定散二善者、往生業雖多不出定散、故須釈文云、前必料簡之。
定善有十三。
謂日想乃至雑想観也。云云
散善有三福、有九品。
三福者。云云
九品者。云云
次定者則息想凝心、故云定。
此即有十三。
散者即廃悪以修善、故云散。
亦有三福九品。云云
五入文解釈者、依善導御意、此経為両処二会之説。
一王宮会、二祇闍崛山会也。
付王宮会、分為四段。
初自如是我聞至云何見極楽世界已来、是序分也。
二従仏告韋提汝及衆生已下訖于下品下生之文、是正宗也。
三従説是語時、訖于諸天発心、是得益分也。
四従阿難白仏下訖于韋提等歓喜、是流通分也。《已上王宮会》
次付霊山会、亦有三分。
具如経文。
霊山会三段無別体、還述王宮会。云云
付王宮会有四段。
一序分、二正宗分、三得益分、四流通分也。
以得益分属正宗分。云云
付序有通序、有別序。
通序者如是等五句。云云
別序者随経各別。
如浄名経。云云
如法華経(法花経)。云云
今経以闍王造逆、韋提厭離穢土、欣求浄土為別序説之。
始付正宗有二。
一定善分、二散善分。
付定善、有十三。
一日想観、二水想観、三地想観、四宝樹観、五宝池観、六宝楼観、七華座観(花座観)、八像想観、九真身観、十観音観、十一勢至観十二普観、十三雑想観也。
一日想観者、先讃経文。
次取要可釈之。云云
問曰。何故観日。
答。此有三意。
一此観日不取冬夏両時、取春秋二時意、為令知極楽之正方。
二為令知罪障軽重。
罪障有三。
一黒障、如黒雲障日。
二黄障、如黄雲障日。
三白障、如白雲障日。
行者若此想現須懺悔罪障。云云
三為令知極楽光明等現。
《如道諦》
修日想観、除食時、行住坐臥若令観想、始観想何不成就之哉。
二水想観者、先経水想者、如上日想、閉目開目即観月輪。
今此水想、即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
閉目開目亦観察水也。云云
次弘法大師伝云。入水想観。云云
次可釈日想之後観水之由。
疏問曰。次何故観水。
答。観日輪、表彼界長暉、今観水彰彼瑠璃地平正。云云
三地想者、先経文、次疏釈修観法。
法即向静処、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
既住心已徐徐転心想彼宝地、雑色分明。
初想不得想多境、即難得定。
唯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年三年等、無間日夜、行住坐臥、身口意業常与定合。
唯万事倶捨、由如失意聾盲痴人者、此定必即易得。
如是、三業随縁転定想、遂波飛、縦尽千年寿、法眼未曾開。
若心得定時、或先有明想現、或先可見宝地等種種分明不思議者。
有二種見。
一者想見猶如知覚故、雖見浄境、未多明了。
二者若内外覚滅即入正受三昧、所見浄境即非想見、得為比校也。
次只依此観可往生之旨。云云
委見経文。
上日想水想二観無功能。
次双巻雖説七宝地、未説観地往生之旨、唯見彼相之未知此旨。
然今至此経之時、始知観地往生之旨。云云
故知、往生之行唯非念彼仏名、亦観彼地亦是往生極楽業因之事。
次以下宝樹宝池等亦復如是。
四宝樹観者、先来意。云云
次経文、次七重行樹義、次修観逆順之義、次観功徳、例上地想可知之。
次双巻中雖説七宝行樹未説樹観往生之旨。云云
五宝池観者、先来意。云云
宝樹雖精無池水未好。
一為不空世界、二為荘厳依報。
為此義故有宝渠観。云云
次此観之中有池、有准之由。云云
又有八池之義。云云
次尋樹上下之義。云云
次観成之義。云云
准前亦有思惟正受二義。
思惟者、閉目開目思惟見之、不思惟而不見。
正受者、不由思惟。云云
次観功能準地観。
次双巻中雖説宝池。云云
六宝楼観者、先来意。云云
彼浄土雖有宝池、無宝楼宮閣亦無辺。云云
次観成亦有二、準前可知之。云云
次観功能《可見経文》
次双巻雖説宮殿等無。云云
七華座観者(花座観者)、付此有五。
一来意、二正弁観相、三明邪正、四明利益、五思惟正受。云云
一来意云云有二。
一上通依、今別依。
二上依報、下正報。
二弁観相者、是則観大宝蓮華王(大宝蓮花王)也。
付之依経有三。
一華葉相(花葉相)、二華台相(花台相)、三台上、四柱宝幢。
一華葉相(花葉相)者、経云。今其蓮華(蓮花)一一葉作百宝色、乃至偏覆地上。云云
二華台相(花葉相)者、経云。釈迦毘楞伽宝以為其台。云云
三台上。
四柱宝幢者、経云。於其台上云云
三明邪正者云云
四利益者、経云。滅除五万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極楽世界。云云
付此文有二益。
一滅罪、二往生。云云
五思惟正受者。云云
次華座在処(花座在所)、善導云。弥陀化主当心坐、華台(花台)独廻最為精。云云
恵心(慧心)。中央最上地上。云云
八像想観者、付之亦有五。
一来意、二弁観相、三明邪正、四利益、五思惟正受。
一来意者、上既想観座、今須観彼真仏坐其上。
然初心之人直不能観真仏故、先観形像、或人雖初心之人、随意楽亦直観真仏。
故観念法門中直観真仏。云云
其旨見観仏三昧経等。云云
二正弁観相者、付之有三。
一仏像想、二二菩薩像想、三多身像想。
一仏像想者、経云。先当想像。
閉目開目、見一宝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彼花上)。云云
善導云。於一金像逆順観想之、自頂上至足下千福輪、名之為順。
自千福輪至頂上、名之為逆観。
如是逆順観之、不久必得成就。云云
是則弥陀像想也。
二観音勢至像想者、経云。見此事已、復当更作一大蓮華(一大蓮花)、在仏左辺如前蓮華(蓮花)等無有異。
復作一大蓮華(一大蓮花)、在仏右辺。云云
是則先観二菩薩華座(花座)也。
又経云。想一観世意菩薩像坐左華坐(花坐)(華座)、亦於金光如前無異。云云
是則観音像想也。
又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坐(花坐)(華座)。云云
是則勢至像想也。
準前仏観、於二菩薩各先可修像想観、観成之後亦可観二菩薩形像。云云
二多身像想者、経云。一一樹下、復有三蓮華(蓮花)。
諸蓮華上(諸蓮花上)、各有一仏二菩薩像。
〔10174〕満(遍満)彼国。云云
以此文安之、像想観只不限一、三尊有無量三像想。
例如釈迦像想観。云云
其旨見観仏三昧経。云云
三邪正者、経云。令与修多羅合。
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有合者名為粗想見極楽世界。云云
四利益者、経云。作是観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仏三昧。
此文有二益。云云
五思惟正受者。云云
善導云。斯乃群生障重、真仏之観難階。
是以大聖垂哀、且遣注心形像。云云
又云。十三観中、此宝華(宝花)金像等観最要。
若欲教人、即教此法。
但一法成者、余観即自然了也。云云
九仏身観者、付此有五。
一結前生後、《亦名来意、》二正弁観相、三明邪正、四明観利益、五思惟正受。
一結前生後者、観形像、本是為観真仏也。
観像既了、又観真。
真像有次之、像真来。云云
又或初心随楽直観真仏、是故亦明之。云云
二正弁観想者、付此有十三。
一身量大小、二身色不同、三毫相大小、四眼相大小、五毛孔光大小、六円光大小、七化仏多少、八侍者多少、九相多少、十好多少、十一光多少、十二光照遠近、十三光明摂益。云云
一身量大小者、経云。仏身高六十万億。云云
諸仏身量随機長短不同也、且如七仏身量、亦長短不同也。
云七仏者、初毘婆尸仏身量、長六十由旬。
次尸棄仏身長四十由旬、前仏今減二十由旬。
次拘留孫仏身長二十五由旬、減事前仏十五由旬、次拘那含牟尼仏身長十五由旬、《毘沙陀可勘之》
次迦葉仏身長十六丈、次釈迦丈六。
如当来弥勒身長百丈。云云
七仏之中最高毘婆尸仏也。
雖然纔云六十由旬也。
是其身量大小也。
二身色不同者、身量大小雖不同、七仏同紫金之法薗珠林也。
道世釈云。敬尋法身平等、無是有優劣。
但随機業異故、現化不同。
是以釈迦牟尼仏出世紫金色、而千比丘咸見赫容、十六信士論視灰色、因業見異、仏恒一色也。
類此而言、謂無惑者焉也。云云
今弥陀如来閻浮檀金。云云
閻浮檀金与紫磨金同異。云云
三毫相大小者、経云。眉間白毫右旋、宛転如五須弥山。云云
亳相大小者、随同。云云
且如釈迦白亳、諸経云。一寸、周囲三寸。云云
四眼相大小者、経云。仏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云云
諸仏眼相、随仏大小不同也。云云
世間人眼以大為好之。
西域記云。云云
五毛孔光大小者、経云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弥山。云云
善導釈云。此明毛孔光大小。云云
或人釈云。云云
愚案云。恐是遍身光歟。
於遍身光、諸仏大小不同也。
如毘婆尸仏。云云
尸棄仏遍身光百由旬。
如是七仏身光大小不同也。
六円光大小者、経云。彼仏円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云云
是則彼仏項円光也。云云
諸円光大小不同也。
毘婆尸仏円光百二十五由旬、尸棄仏円光四十五由旬、毘舎婆仏四十二由旬、拘留孫仏三十二由旬、釈迦円光七尺。云云
七化仏多少者、是円光中化仏也。
化仏者、彼真仏所化作也。
謂本此等諸仏無彼土、以神通力化作之本無、忽有之故名為化。
経云。於円光中、有百万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仏。云云
随円光大小、仏有多少。云云
随逐護念、皆化仏也。
又迎接多化身也。
又造画多化仏也。
八侍者多少者、諸仏皆有執事弟子、且毘婆尸仏有執事弟子、名無憂。
以彼六仏皆有執事弟子、我有執事弟子、化仏亦名執事弟子。
今於弥陀化仏諸執事多少、大僧執事弟子、用沙弥不用大僧。云云
九相多少者、経云。無量寿仏有八万四千相也。
説仏相好有四説。
一三十二相、二八十随好、三八万四千、四無量塵数。
経説四故云、同人相故説三十二、勝諸天云説八十随好、為諸菩薩云故説八万四千。云云
仏実相好無量無数也。
今説弥陀仏相有二説、一三十二相、二八万四千。
一三十二相者、是般舟等并(並)今像観初文、是也。
二八万四千者、今文是也。云云
十好多少者、経云。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云云
依観仏経等意、相与好有同有異。
同者、経云。同人相故説三十二相、勝諸天故説八十種好、為諸菩薩故説八万四千相好。
仏実相好、我初成道時、於雑華経(雑花経)広已説、是故今略不説云。
今依此文、相与好同体也。
異者、同経相与好各別之義。
相者是好大也、好者相少也。
故好大名之為相、相少名之為好。
今付弥陀有大小相好、今且依相好別門、分之為二。云云
十一光多少者、経文云。一一好復有八万四千光明。
想計、相好之光明之数無量無数辺、非算数所知、且或人計白亳一相之光明、七百五倶胝六百万光明。云云
十二光照遠近者、経云。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仏衆生有近有遠。
近者、与極楽於近隣世界、能念弥陀仏、照之名為近。
次遠者、与極楽遼遠之所、能念弥陀仏、即照之名之為遠。云云
十三光明摂益者、経云。摂取不捨。
是則前光明、摂取念仏衆生、一切而不捨名為光明利益。
念仏利益之義後可釈之。
《已上正弁観相了》
三観邪正者、準前諸門、観仏身見仏、名之為正。
観仏見余境、名之為邪。
四利益者、付之有二。
一現在利益、二当来利益。
付現在有四、一見弥陀一仏益、二見一切諸仏益、三見仏心益、四現前授記益。
一見弥陀一仏者、依真仏観成、現身即奉見弥陀一仏也。
是則現身見仏之利益也。
如感禅師等。云云
二見諸仏者、依此観唯非見弥陀一仏、遍見十方諸仏。
十方諸仏者、東方善徳乃至上方広衆徳、下方明徳。
依念弥陀一仏、即得見此等諸仏、名之為見諸仏之益。
三見仏心益者、依此観唯非見仏色身、亦能見仏心。
故経云。以観仏身故、亦見仏心。
仏心者大慈悲是。
以無縁慈摂諸衆生。云云
是則見仏心之益也。
四現前授記之益者、依此観唯非見仏色身、菩薩仏身、亦能於三昧定中蒙成仏之記〔31017〕(記別)。
故経云。見無量寿仏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仏。
得見無量諸仏故諸仏現前授記。云云
是則於念仏三昧之中、得成仏之記〔31017〕(記別)利益也。云云
若人現身欲得成仏之記〔31017〕(記別)、即能可修観仏三昧。云云
次当来利益者、付此有二。
一往生、二得無生忍。云云
故経云。作此観者、捨身他世、生諸仏前得無生忍。云云
五思惟正受者。云云
此次観仏与念仏差別事可釈之。
十観音観者、例前此亦有五。
一結前生後、二正弁観相、三明観邪正、四明利益、五教観次第。
第一来意者、上既観彼教主竟、主必有伴故、次主観伴。
然彼仏御弟子并(並)声聞無量無辺、具欲観之、豈可階之哉。
故今取要抜詮、観二菩薩。
於二菩薩中、又有観音、有勢至。
観音左面、勢至右面。
左右有次、故先観観音。云云
又或雖前不修仏観、随意楽又先観観音云云
二正弁観相者、付此有十四。
一身量大小、二身色不同、三肉髻螺髻不同、四円光大小、五化仏侍者多少、六身光之中普現五道衆生、七天冠化仏、八面色身不同、九毫光転変、十身服光瓔、十一宝手慈悲用、十二御足徳用、十三指同仏、十四二相闕居不足之地。云云
雖有十四功徳、且取要少少釈之者、身量大小者、経云。此菩薩身長八十万億那由他由旬。云云
或経那由他之下加恒河沙之言、依之人多云観音自仏而高。云云
二身紫金色。云云
三肉髻螺髻不同者、経云。頂有肉髻。云云
四円光大小者、経云。円光面、各百千由旬。云云
五化仏侍者多少者、経云。其円光中有五百化仏、如釈迦牟尼仏。
一一化仏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云云
六身光中普現五道衆生者、善導云。観音菩薩大慈悲、已得菩提捨不証。
一切五道内身中、六時観察三輪応。云云
七天冠之化仏者、経云。毘楞伽摩尼宝、以為天冠。
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仏、高二十五由旬。云云
八面色身有不同者、経云。観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云云
九毫光転変者、毫光転変〔10174〕満(遍満)十方化侍弥多、更比紅蓮華色(紅蓮花色)。云云
依経可釈之。
十身服光瓔者、観世音御衣、也。
経云。有八十億光明、以為瓔珞。
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荘厳事。
十一御手慈悲用者、経云。手掌作五百億雑蓮華色(雑蓮花色)、手十指端。
有八万四千畫、猶如印文。
一一畫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衆生。云云
善導讃云。恒舒百億光王手、普摂有縁帰本国。云云
十二御足徳用者、経云。挙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台。
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摩尼花)布散一切、莫不弥満。云云
十三指同仏者、経云。其余身相、衆好具足如仏無異。云云
十四二相闕居不足地者、経云。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云云
善導云。師弟子位別、果願未円、致二相有虧、表居不足之地。云云
三観邪正者。云云
四利益者、経云。当作是観者、不遇諸禍、浄除業障、除無数劫生死之罪。
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又〕無量福、何況諦観。
又付之有滅罪有生善。
五教観次第者、経云。若有欲観観世音菩薩者、先観頂上肉髻、次観天冠。
其余衆相亦次第観之、亦令明了如観掌中。云云
且如観仏理順逆可観之。
若不観相好者、或可称名号。
或経云。若人恒念大士名。云云
次釈弘誓之縁可合之。
十一勢至観者、付之亦有五。
一者結前生後、二正弁観相、三明観邪正、四利益、五思惟正受者。云云
一来意者。云云。
二正弁観相者、経云。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観世音。云云
又云。余諸身相如観世音等無有異。云云
以之思之、勢至身相大旨与観音同、且於与観音不同之相有九。
一円光大小、二光照遠近、三化仏侍者多少、四無辺光之名義、五大勢至名義、六頂上宝華相(宝花相)、七頂上肉髻宝瓶相、八行歩不同、九座不同相。
一円光大小者、観音円光百千由旬、勢至円光百二十五由旬、准観音円光少也。云云
二光照遠近者、観音円光既百千由旬、理可遠照。
今只云照二百五十由旬。
三化仏侍者多少者、疏雖有此文於経無此文。云云
四無辺光名義者、経云。挙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
有縁衆生皆悉得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仏。
是故号此菩薩名無辺光。云云
五大勢至名義者、経云。以智恵光(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
是故号此菩薩名大勢至。云云
六頂上天冠中宝華相(宝花相)者、経云。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宝華(宝花)。
一一宝華(宝花)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諸仏浄妙国土広長之相、皆於中現。云云
七頂上肉髻上有一宝瓶者、経云。頂上肉髻如鉢頭摩華(鉢頭摩花)、於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諸光明普現仏事。云云
八行歩不同者、是勢至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
当地動処、有五百億宝華(宝花)。
一一宝華(宝花)、荘厳高顕、如極楽世界。云云
九座不同相者、是勢至菩薩行後、坐時有様也。
経云。此菩薩坐時、七宝国土一時動揺。
従下方金光仏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仏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仏刹、於其中間無量塵数分身無量寿仏、分身観世音、分身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楽国土、側塞空中坐蓮華座(蓮花座)、演説妙法、度苦衆生。云云
善導問曰。弥陀経中云、彼国衆生無有衆苦、但受諸楽云云
今何云度苦哉。
答。今苦楽、有二種。
一三界苦楽、二浄土苦楽。
一三界苦楽者、即以三途之苦等、為苦即以人天五欲楽。
人天之楽雖楽、実是最苦也。
遂無有一念真実之楽。
二浄土苦楽者、地前望地上為苦。
下智証望上智証為苦、少智証望大智証為楽。
今度苦衆生者、唯進下位昇上位、転下証令得上証。
称其所求名之言度苦。
若不然者、浄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体、以大悲為用、究竟常住離段生滅因、何名為苦之哉。云云
三観邪正者。云云
四利益者、経云。無量阿僧祇劫生死之罪、作此観者不処胞胎、常遊諸仏浄妙国土。云云
此中有異、滅罪与往生二利益。云云
五思惟正受者。云云
次我本因地、以念仏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摂念仏人帰於浄土。
文可釈之。云云
十二普観者、先来意、上已極楽依報正報身土主伴具観之竟、極楽観行已以満足修往生観故、上次此観来。
次作経文次第往生之相、可釈之。云云
往生相者、謂雖華台(花台)聖衆、未来迎、既為来迎想、雖未命終、既為命終想、雖未乗蓮台、為乗蓮台想、雖未往生、既為往生想、雖未入宝池之中、既為入宝池中想、雖未蓮華(蓮花)開、既為蓮華開想(蓮花開相)、雖未眼目開、既為眼目開想、雖未光明照、為光明照想、雖未見仏菩薩想、雖未聞水鳥樹林諸仏説法、為聞之想。
如勝解作意、此為往生之観。
此若成者得現身往生。
付之亦可有思惟正受二義。云云
次以大安寺之像可合之、次宋朝始経来後、大唐国中比丘比丘尼、誰人誰人成就此十二観者、唯有明瞻法師一人、具出僧伝。
欲往生勘彼。
既丈夫也、我亦丈夫也、何妄生強弱之想、無修習之意。
今聴聞諸衆中、真実厭離穢土御志御、真実欣求浄土之志御、自今日後、各随願、或一観、或二観、随意修之、或宝地、或宝池、或華座(花座)、或像想、乃至仏菩薩観、任願各修習之、各可期往生極楽。云云
十三雑想観者、前仏菩薩観是。
先観想彼土大身仏菩薩、今此雑観者、観小身仏菩薩。
此有三意。
一前観大身人、為使自在観之、二或観未成人者、又付小、三或随意楽観之。云云
次観其小身相日、当観弥陀如来丈六像、或有池水華上(花上)、或可観丈六像有宝宮宝閣之中、或可観有宝林宝樹下或可観有宝台宝殿中、或可観有虚空宝雲華蓋(花蓋)之中。
如是随願、宝閣宝林宝樹、一一各留心思之、皆為仏想、機境相応、成就甚易。云云
此雑想有三尊、独非仏。
故云雑此想。
亦有真仏、亦有小身、亦有大身。
既非純大、非純小。
故云雑。
義甚多、且述一両、余准知之。
次此十三観、修之事不限時節、唯以成就為期。
依之文不説日数、論観成就事、可依而衆生根性利鈍。
故善導釈地想観云。明観方寸一尺等。
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年三年等、無間日夜、行住坐臥、身口意業、常与定合。
唯万事倶捨、由如失意聾盲痴人者、此定必即易得。
若不如是、三業随縁、定想遂波飛。
縦尽千年寿、法眼未曾開。云云
《已上十三定善略以如是此義但説如此経義寿経未説之》
二者散善者、此亦有二。
一者来意、二者釈三福九品。
一来意者、衆生根性有二。
一者禅定、二者散乱。云云
以久劫聴学、久劫座禅之文可釈之。云云
以之亦信行法行。云云
二釈三福九品者、此亦有二。
一者三福、二者九品。
一三福者、此是序分中説。云云
三福者、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帰、具足衆戒、不犯威儀、三者発菩提心、深信因果、読誦大乗、方等経典、勧進行者。云云
一者孝養父母者、在家出家人、皆有父母、必可致孝養。云云
在家孝養之旨、広如説論語孝経。云云
出家孝養、広如説経論。
釈尊担父棺、目連贈食。
於此等、即出家孝養意也。
声聞戒者、有生縁奉事法、菩薩戒者孝順父母。云云
孝養法有内外、共是不聊爾最以是為往生業。云云
次奉事師長者、凡夫智解必依師生、自不能解、其恩実深。
雪山半偈投身、釈尊為千歳床。
常啼砕髄於無濁薬王為億歳之薪、供養浄明徳仏。
此等即奉事師長意也。
南山云。父母七生等。云云
八宗学徒誰人不在師長。
就中律宗者、有資師相承法。
真言宗不受師不読一句。
自余諸宗皆有資師相承之道、豈無奉事師匠以之為往生業。云云
次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者、翻十悪為十善業也。
有往生志者、須持十善戒。
而此中慈心不殺者、是有二義。
一慈無量、二十善中第一善。
一慈無量者、付無量有四無量、今挙初接後。云云
是即修四無量為往生業意也。
二十善中第一善者、此即於十善挙惣別也。
別慈心不殺者、十悪共雖罪、殺生最第一也。
故別挙十善。
但非仏法、亦是輪王祭法也、以玄〔将+女〕縁可釈之、皆即以十善為往生業意也。
二受持三帰等者、帰仏法僧也。
付之有翻邪三帰、有五戒三帰、有八戒三帰、有乃至菩薩三帰。
以之為往生業也。
次具足衆戒者、付戒有五戒、有八戒、有沙弥戒、有声聞具足戒、有菩薩三聚浄戒、有菩薩十重四十八軽戒。
不犯威儀者、有三千威儀、有八万威儀。
若有往生志、須可持此等諸戒也。
此即戒門往生意也。
若約八宗、是律宗往生意也。
次発菩提心者、発四弘誓之大菩提心也。
付之亦有諸宗菩提心。
法相有唯識発心、三論有無相発心、華厳(花厳)有法界発心、天台有円融発心、真言有三密発心。
須以考歟。
此等発心各可廻向(回向)浄土為往生之業也。
其発心相、各如説宗宗章疏。云云
次深信因果者、有世間因果、有出世因果。
世間因果者、此即六道因果也。云云
出世因果者、即四乗三乗因果也。
若約諸宗之解之、倶舎定三乗之因果、成実宗三乗之因果、律宗三乗之因果、法相大乗三乗因果、三論大乗三乗因果、華厳大乗(花厳大乗)五教因果、天台大乗四教因果、真言大乗五乗三密因果、達磨宗一仏乗因果。
於此等諸宗因果、各発深信、以是功徳為往生浄土。云云
今聴聞人人御中、或在法相宗人、或在三論宗人、或在華厳宗人(花厳宗人)、或有真言宗人、或有律宗人。
或倶舎成実学徒、或天台華厳行人(花厳行人)、各以当宗深信因果功徳、深心廻向(回向)、各為往生業。云云
次読誦大乗方等経典者、見文為読、背文為誦。
是即五種法師中、挙読誦二行、接受持等三。云云
或挙読誦二、具接書写等十種法行。
大乗方等経典者、大乗者簡小乗之言也、別非指一経、通摂一切諸大乗経。
謂《二十行許亦如集十二章》
方等経典者、指諸大乗経。
明平等理故云方等。
付此方等経典、有顕密方等。
顕教者、華厳(花厳)般若大集浄名法華(法花)涅槃等。云云
密教者、随求尊勝無垢浄光阿〔口+魯〕力迦不空羂素光明真言阿弥陀及竜樹所感往生浄土等呪也。
此等顕密諸大乗受持読誦、為往生極楽業也。
今聴聞諸衆中、各此等持経持呪人御坐、各以此業可期往生極楽。云云
次勧進行者有二。
一聖道教勧進行者、二往生浄土勧進行者。
一聖道勧進行者。云云
二往生勧進行者。云云
又有堂塔勧進行者等。云云
以之案之、於此三種業中、華厳(花厳)天台三論法相真言禅門倶舎成実、大小律宗、乃至世界孝養父母、仁義礼智等世善往生、此中皆納之。
西方学者、西方行者、各尋文学此耳。云云
二九品者、釈之為三。
一開合、二立品不同、三付文別解。
一開合者、釈之為三。
今九品開前三福為九品。
故知、九品行業、三福之外、更無別体。云云。
二立品不同者、立九品不同。
此又為三。
一約法之浅深、二約行多少、三約時節長短。
一約法浅深者、且如念仏一行、有三品浅深、余読誦発心等行、亦復如是。
例有三品九品浅深。
二約行多少者、上品具五行。
中品具四行、下品具三行。
如双巻説。
是則約行多少立品〔34204〕也。
三約時節長短者、一約戒行、尽戒与一日有短。
以之分中上中中為二品、即其意也。云云
三付文別解者、又分為二。
一惣分三品、二付文別解。
一惣分三品者、上輩有三品。
一上上、二上中、三上下。
三品雖不同、惣為上品。
二中輩又有三品。
一中上、二中中、三中下。
三下輩又有三品。
一下上、二下中、三下下。云云
又於上輩雖有三品、同是大乗善人。
中輩三品分為二。
中上中中是小乗善人也。云云
中下世俗善人也。云云
下輩三品、約悪軽重以為三品、不依修因浅深。
謂以十悪為下上、以破戒為下中、以五逆為下下。云云
二付文別解者、付九品文各別釈之也。
且付上品上生文、有三意、一修因、二往生、三往生已後得益。云云
付九品皆有此三意。
且上上品三者、一修因、二往生、三往生已後得益。云云
一修因者、経云。上品上生者、若有衆生、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以此経文委可釈之。云云
二往生者、是亦有二。
一聖衆来迎、二行者往生。
一聖来迎者、経云。生彼国時、此人精進、讃歎(讃嘆)行者、勧進其心。
二行者往生者、経云。行者見已、歓喜踊躍、如弾指頃往生彼国。
三往生已後得益者、経云。生彼国已、見仏色身等。云云
次今聴聞諸衆中、若有上品上生志者、若一日乃至七日之間、或持諸戒行、或誦方等経典、或修行六念、各随願修一行、期往生。云云
次上品中生者、例前亦有三。
一修因、二往生、三生後得益。
一修因者、経云。不必受持読誦廻向(回向)願求生極楽国。
二往生者是亦有二。
一仏来迎、二行者往生。
一仏来迎者、経云。行此行者、命欲終時、与千化仏、一時授手。
二行者往生者、経云。行者自見坐紫金台即生彼国七宝池中。云云
三生後得益者、経云。此紫金台如大宝華(大宝花)。云云
此中、若願求上品中生人者。云云
此中三論法相華厳(花厳)天台真言禅門、各有解第一義之意。
又於解第一義可釈九品。云云
上品下生者、例亦有三。
一修因、二往生、三生後得益也。
一修因者、経云。亦信因果、不謗大乗、廻向(回向)願求生極楽国。云云
二往生者、是亦有二。
一仏来迎、二行者往生。
一仏来迎者、経云。行者命欲終時、阿弥陀仏、発無上道心、我来迎汝。云云
二行者往生者、経云。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云云
三生後得益者、経云。一日一夜蓮華(蓮花)乃開已下文、是也。云云
此中、若有上品下生志、須発無上菩提心。
相如前申候。
各可発自宗菩提心、願求上品下生。云云
亦此中亦信因果之義、如前申候。
次大乗善人、上輩三品往生、略以如此。
次付中三品、依善導分為二。
中上中中二品、小乗善人也。
中下是非大乗、非小乗、未遇仏法世俗善人也。云云
且付此義釈三品者、中品上生、例亦有三。
一修因、二往生、三得益也。
一修因者、経云。若有衆生、受持五戒、廻向(回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楽世界。云云
二往生者、是亦有二。
一者聖衆来迎、二行者往生。
一聖衆来迎者、経云。臨命終時、阿弥陀仏讃歎(讃嘆)出家、得離衆苦。云云
二行者往生者、経云。行者見已、心大歓喜、未挙頭頃、即得往生極楽世界。云云
三生後得益者、経云。蓮華尋開(蓮花尋開)、当華敷時(当花敷時)。云云
若此中、有中品上生志。云云
次中品中生者、例亦有三。
一修因、二往生、三得益。
一修因者、経云。若有衆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斎、廻向(回向)願求生極楽国、戒香薫修。云云
二行者往生者、是亦有二。
一聖衆来迎、二行者往生。
一聖衆来迎者、経云。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弥陀仏、随順三世諸仏教故、我来迎汝。云云
二行者往生者、経云。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花上)。
蓮華(蓮花)即合生於西方極楽世界、在宝池中。云云
三生後得益者、経云。経於七日蓮華(蓮花)乃敷。云云《已上小乗》
次此中有中品中生志。云云
次中品下生者、是則未遇仏法世俗善人也。
以此為中下、合前為中輩三品。
是少異与諸師。云云
例亦有三。
一修因、二往生、三生後得益。
一修因者、経云。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法蔵比丘四十八願。
二行者往生者、是亦有二。
一聖衆来迎者、准前、後諸品必是可有。
懐感等諸師、皆存其義。
二行者往生者、経云。聞此事已即生西方極楽世界。云云
三生後得益者、経云。経七日遇観世音。
中下如是。
若有中品下生志者。云云
惣中輩三品如是。云云
次下品三生者、此人無大小善根及世俗善根、諸十悪破戒及諸五逆罪人也。
以此三品悪人随罪業軽重、立為三品。
罪業軽重者。云云
付之有三品、且下品下生者、此十悪罪人也。
例如有三。
一者修因、二往生、三生後得益。
一修因者、経云。或有衆生、作衆悪業、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此中有善行悪行、可分釈之。
二行者往生者、是亦有二。
一聖衆来迎、二行者往生也。
一聖衆来迎者、経云。爾時彼仏、即遣化仏、諸罪消滅、我来迎汝。云云
二行者往生者、経云。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仏光明、随化仏後生宝池中。云云
三生後得益者、経云。経七七日蓮華(蓮花)乃敷。云云
次此九品中此品最要也。
頗相当我等分。云云
若有下品上生之志。云云
次下品中生者、此破戒罪人也。
例亦有三。
一修因、二行者往生、三生後得益。
一修因者、此亦有二。
一者悪行、二者善行。
一悪行者、経云。或有衆生毀犯五戒八戒、以諸悪業而自荘厳。
如此罪人、以悪業故。云云
善行者、経云。命欲終時、地獄衆火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云云
二往生者、是亦有二。
一聖衆来迎、二行者往生。
一聖衆来迎者、経云。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諸天花)、華上(花上)皆有化仏菩薩、迎接此人。
二行者往生者、経云。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云云
三生後得益者、経云。蓮華(蓮花)之内経於六劫。云云
次若有下品中生志。云云
次下品下生者、是亦五逆罪人也。
例亦有三。
一修因、二往生、三生後得益。
一修因者、是亦有二。
一悪行、二善行、一悪行者、経云。或有衆生、作不善業、経歴多劫、受苦無窮。
二善行者、経云。如此愚人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云云
二往生者、是亦有二。
一聖衆来迎、二行者往生。
一聖衆来迎者、経云。命終之時、見金蓮華(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委可釈之》
二行者往生者、経云。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楽世界。云云
三生後得益者、経云。於蓮華中(蓮花中)満十二大劫。云云
此為下品下生。
惣下品三生如此。
惣三福九品散善、略以如此。
聴聞大衆、随楽欲、或願上品上生、或願上品中生、乃至下品下生坐歟。
已上正宗定散善往生義、略以如此。
次流通有多文段、取要釈之、経云。仏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云云
釈此有二意。
一者先依善導、廃定散諸行但帰念仏一門。
二於経中諸文、略輔助此義。
一依善導廃諸行帰念仏一門者、善導釈仏告阿難等文云。従仏告阿難汝好持是語已下、正明付属弥陀名号、流通於遐代。
上来雖説定散両門之益、望仏本願、意在衆生一向専称弥陀仏名。云云
善導釈云。諸経宗旨不同、此経観仏三昧為宗、亦以念仏三昧為宗。云云
二以諸文輔助者、此経意、説定散善根、雖明諸行往生論其正意、正有念仏往生。
其文雖多、略引三五、以輔其義。
一第九観光明遍照文、二第十二観無量寿仏化身無数等文、三下品上生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称南無阿弥陀仏文、四同下品上生化仏称讃汝称仏名故諸罪消滅文、五下品中生聴聞弥陀功徳往生文、六下品下生十念往生文、七若念仏者当知此人、乃至生諸仏家文。
一光明遍照者、釈此文有三義。
一平等義、二本願義、三親縁等義。
一平等義者、抑弥陀光明、唯照念仏者計、不照余行者何事哉。
凡思道理、如来無縁慈悲光明、可照一切顕密行人、一切事理行者、何云念仏衆生摂取不捨、念仏行者外一切顕密行者、皆以不照摂取光明、可漏無縁慈悲、其条不審。
誦八十六十華厳(八十六十花厳)、讃事々円融之旨、観純真法界之理人、云何被選捨弥陀光明。
道行勝無理趣金剛等受持法師、知般若畢竟空旨、談唯言無二法、何不蒙弥陀光明也。
持思益経識平等如如、受円覚経建立一切、読首楞厳経含十方、持大集経融通染浄、或持宝積経百二十巻〔17150〕合根塵、或持法華経(法花経)一部八巻体達実相、或行涅槃知仏性、或読浄名経悟道場。
如是等人、我然不照之哉。
或瑜伽之道場、或理観之縄床、不照之者云何。
誠不照田猟漁浦之者、不照殺生偸盗之人、不照五逆十悪之家、不照毀禁破戒之窓、最有其所以哉。
如此仏法修行之人、不論権実、不云顕密、光明摂取、光局唯念仏者。
其故於経論博達之者照之、娑婆世界愚痴者多、智恵少(智慧少)。
於事理深利者照之、鈍根者多、利根者少。
於念仏法門者、智人修之、大聖文殊師利教念仏於法照。云云
愚人修之、照観無量寿経十悪軽罪破戒次罪五逆重罪者。
或云教令念仏修念仏、或云但当応称唱名号、凡聖賢愚利鈍貴賤同之。
取要思之、局智人愚人可漏。
故今摂取光明照唯念仏者。云云
二本願義、謂余行非本願故不照摂之、念仏是本願故照摂之。
故善導和尚六時礼讃云。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仏蒙光摂、当知本願最為強。已上
又所引文中言自余衆云。是約浄土門諸行而所比論也。
念仏是既二百一十億中所選取妙行也、諸行是既二百一十億中所選捨麁行也、故云全非比校也。
又念仏是本願行、諸行是非本願故、云全非比校也。
三者親等三義。
善導和尚問曰。備修衆行、但能廻向(回向)、皆得往生。
何以仏光普照、唯摂念仏者、有何意哉。
答曰。此有三義。
一明親縁。
衆生起行口常称仏、仏即聞之。
身常礼敬仏、仏即見之。
心常念仏、仏即知之。
衆生憶念仏者、仏亦憶念衆生。
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縁也。已上
衆生不念仏、仏与衆生遥疎也。云云
二明近縁。
衆生願見仏、仏即応念現在目前。
故名近縁也。云云
衆生不念仏、仏与衆生遥遠。
付之有二意。
一平生、二臨終。
一平生者、若人念仏阿弥陀仏無数化身化観世音化大勢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云云
念仏草庵雖少、恒沙聖衆雲集同菴羅園之華虚(菴羅園之花虚)、三昧之道場雖校無数賢聖側塞、等霊鷲山苔庭。
十万億刹土不遠、如咫尺往来、一間方丈室不〔12050〕如太虚宛満。
若人不念仏者恒沙聖衆一人不来、無数化仏一仏不来。
作与仏極遠故光明不摂取、念仏者仏近行者身故光明摂取也。
今日禅門禅尼同念同称之人、皆称仏近。云云
二臨終者、一切念仏行人、命欲終時仏来迎。
九品行人、一人不空仏来迎。云云
欲預仏来迎、廃諸行修念仏。
三明増上縁。
衆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仏与聖衆、自来迎接、諸邪業繋無能碍者。
故名増上縁也已上。
自余衆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仏者、全非比校也。
依此文、廃諸行可帰念仏。云云
二第十二観無量寿仏化身無数、与観世音大勢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云云
善導釈云。若称礼念阿弥陀仏、往生彼国者、彼仏即遣無数化仏無数化観世音化大勢至菩薩、護念行者。
復与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囲遶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処、若昼若夜、常不離行者。
今既有斯勝益、可憑。云云
願諸行者、各須至心求往。云云
故廃諸行可帰念仏一門。
三下品上生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称南無阿弥陀仏等。云云
善導和尚問曰。何故聞経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称仏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雖説多経、〔44022〕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軽。
又仏名是一、即能摂散故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称名。
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云云
懐感臨終但教念仏文。《在別》
又観念法門中以下品上生為念仏往生不取聞経功徳。云云
以此文案之、諸往生経中念仏最勝也、故廃諸行帰念仏也。
四同下品上生化仏称讃行者文云。汝称仏名故、諸罪消滅我来迎汝者善導釈云。三明所聞化讃、但述称仏之功、我来迎汝不論聞経之事。
然望仏願意者、唯勧正念称名。
往生義疾不同雑散之業。
如此経及諸部中、処処広歎勧(広嘆勧)、念称名将為要益也。云云
五下品中生、為説阿弥陀仏功徳。云云
次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等者、善導釈云。明罪人既精弥陀名号、即除罪多劫。云云
依此文廃諸行等。云云
六下品下生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説妙法等者、善導釈云。四明善人安慰、教令念仏。
五明罪人死苦来逼、無由得念仏名。
六明善友知苦失念、転教口称弥陀名号。
七明念数多少声声無間。
八除罪多劫。
九明臨終正念即有金華(金花)来応。云云
恵心(慧心)釈云。極重悪人無他方便。云云
今依此文、以念仏望孝養等善、念仏勝孝養劣也。
豈逆罪者、臨終行孝養行期往生。
故廃孝養等劣行、殊勝可付念仏行。云云
七若念仏者即是人中乃至生諸仏家等者、善導釈云。五従若念仏者下至生諸仏家已来、正顕念仏三昧功能超絶実非雑善得為比類。
即有其五。
一明専念弥陀仏名。
二明指讃能念之人。
三明若能相続念仏者、此人甚為希有、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分陀利為喩。
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華(好花)、亦名希有華(希有花)、亦名人中上上華(上上花)、亦名人中妙好華(妙好花)。
此華相(花相)伝名蔡華(蔡花)是。
若念仏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也。
四明専念弥陀名者、即観音勢至常随逐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
五明今生既蒙此益、捨命即入諸仏之家、即浄土是也。
到彼長時聞法。
歴事供養因円果満。
道場之座豈〔貝+余〕。已上
私問曰。経云若念仏者当知此人、唯約念仏者而讃嘆(讃歎)之。
釈家有何意、云実非雑善得為比類、相対雑善、独歎念仏(独嘆念仏)乎。
答曰。文中雖隠、義意是明。
所以知者、此経既説定散諸善、并(並)念仏行。
而於其中、孤標念仏、以喩分陀利。
非待雑善、云何能顕念仏功超余諸善行。
然則念仏者、即是人中好人者、是待悪而所美也。
言人中妙好人者、是待麁悪所称也。
言人中上上人者、是待下下而所讃也。
言人中希有人者、是待常有而所歎(所嘆)也。
言人中最勝人者、是待最劣而所褒也。
問曰。既以念仏名上上者、何故不説上上品中、至下下品而説念仏乎。
答曰。豈前不云、念仏之行広亘九品。
即前所引往生要集云随其勝劣応分九品、是也。
加之下品下生、是五逆重罪之人也。
而能除滅逆罪所不堪余行也、唯有念仏之力、能堪滅重罪。
故為極悪最下之人、所説極善最上之法。
例如彼無明淵源之病、非中道府蔵之薬即不能治、今此五逆重病淵源、亦此念仏霊薬府蔵。
非此薬者、何治此病。
故弘法大師二教論引六波羅蜜経云。第三法宝者、所謂過去無量諸仏所説正法、及我今所説。
所謂八万四千諸妙法蘰。
乃至調伏純熟有縁衆生。
而令阿難陀等諸大弟子、一聞於耳皆悉憶持。
摂為五分。
一素咀纜、二毘奈耶、三阿毘達磨、四般若波羅蜜多、五陀羅尼門。
此五種蔵、教化有情、随所応度而為説之。
若彼有情、楽処山林、常居閑寂修静盧者、而為彼説素咀纜蔵。
若彼有情、楽習威儀護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為彼説毘尼耶蔵。
若彼有情、楽説正法分別性相、修環研覈究竟甚深、而為彼説阿毘達磨蔵。
若彼有情、楽習大乗真実智恵(真実智慧)、離於我法執着分別、而為彼説般若波羅蜜多蔵。
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経調伏対法般若、或復有情造諸悪業四重八重五無間罪謗方等経一闡提等種種重罪、便得銷滅速解脱頓悟涅槃、而為彼説諸陀羅尼蔵。
此五蔵、辟如乳酪生熟蘇(酥)、及妙醍醐。
契経如乳、調伏如酪、対法教者如彼生酥(蘇)、大乗般若猶如熟酥(蘇)、惣持門者、辟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熟蘇中微妙第一、能除諸病令諸有情身心安楽。
惣持門者、契経等中最為第一、能除重罪令諸衆生解脱生死速証涅槃安楽法身。已上
此中五無間罪者、是五逆罪也。
即非醍醐之妙薬者、五無間病甚為難療。
念仏亦然、往生教中、念仏三昧是如惣持、亦如醍醐。
亦非念仏三昧醍醐之薬者、五逆深重病、甚為難治。
応知
問曰。若爾者下品上生、是十悪軽罪之人、何故説念仏。
答曰。念仏三昧、重罪尚滅、何況軽罪哉。
余行不然、或有滅軽而不滅重、或有消一而不消二。
念仏不然軽重兼滅、一切遍治。
辟如阿伽陀薬〔10174〕治(遍治)一切病。
故以念仏為王三昧。
凡九品配当是一往義。
五逆廻心通於上上、読誦妙行亦通下下。
十悪軽罪破戒次罪、各通上下、解第一義発菩提心、亦通上下。
一法各有九品、若約品即九九八十一品也。
加之迦才云。衆生起行既有千殊、往生見土亦有万別。
見一往文莫起封執。
其中念仏是即勝行故、引芬陀利以為其喩。
辟意応知。
加之念仏行者、観音勢至如影与形暫不捨離。
余行不爾。
又念仏者、捨命已後、決定往生極楽世界。
余行不定。
凡流五種嘉誉、蒙二尊影護、此是現益也。
亦往生浄土、乃至成仏、此是当益也。
又道綽禅師、於念仏一行、立始終両益。
安楽集云。念仏衆生摂取不捨、寿尽必生。
此名始益。
言終益者、依観音授記経、阿弥陀仏住世長久兆載永劫、亦有滅度。
般涅槃時、唯有観音勢至住持安楽接引十方。
其仏滅度、亦与住世時節等同。
然彼国衆生、一切無有覩見仏者。
唯有一向専念阿弥陀仏往生者、常見弥陀現在不滅。
此即是其終益也。已上
今依此文廃孝養等麁行、可帰念仏。云云
此是対極悪表極善意也。
次上上品又有念仏。

爾者経云。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廻向発願心(回向発願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しかれば経に云く[1]。一つには至誠心、二つには深心、三つには回向発願心なり。三心を具する者は、かならずかの国に生ず。

凡三心通万行故、善導和尚釈此三心、以正行雑行二行。

おおよそ三心は万行に通ず故に、善導和尚この三心を釈して以って正行・雑行の二行とす。

今此経三心、即開本願三心。

いまこの経の三心は即ち本願の三心を開くなり。

爾故至心者至誠心也、信楽者深心、欲生我国者廻向発願心(回向発願心)也。

しかる故は、至心とは至誠心なり、信楽とは深心欲生我国とは廻向発願心なり

以之案之、必生彼国之言可有深意歟。

これを以ってこれを案ずるに必生彼国の言は深き意(こころ)のあるべしか。

必者対不必言也。

必は不必に対する言なり。

修正行者、必生彼国、修雑行者、不必生彼国。

正行を修す者は、必ず彼の国に生ず、雑行を修する者は必ずしも彼の国に生ぜず。

通人天等故。

人・天に通ずが故に。[2]

又修雑行往生、百中一二、千中三五。
故云不必也。
修専者、百即百生、千即千生。
故云必生也。
所引三心者、是行者至要、往生目足也。
所以者何、経則云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明知、具三心必応得生。
釈則云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明知、一少是更不可。
因茲欲生極楽之人、全可具足三心也。
其中至誠心者、是真実心也。
其相如彼文。
但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内懐虚仮者、外者対内之辞也、謂外相与内心不調之意。
即是外智、内痴也。
賢者対愚之言也、謂外是賢、内愚也。
善者対悪之辞也。
謂外是善、内即悪也。
精進者対懈怠之言也、謂外示精進相、内即懐懈怠心者。
若夫翻外蓄内者、祇応備出要。
内懐虚仮等者、内者対外之辞也。
謂内心与外相不調之心。
即是内虚外実也。
虚者対実之言也。
謂内虚外実者也。
仮者対真之辞也、謂内仮外真也。
若夫翻内播外者、亦可足出要。
次深心者、謂深信之心。
当知、生死之家、以疑為所止、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
故今建立二種信心、決定九品往生者也。
又此中言一切別解別行異学異見等者、是指聖道門解行学見也。
其余即是浄土門意。
在文可見。
明知、善導之意亦不出二門也。
廻向発願(回向発願)之義、不可俟別釈。
行者応知之。
此三心者、惣而言之、通諸行法而別言之、在往生行。
今挙通摂別、意即周矣。
行者能用心敢勿令忽緒。
次証定文。《先他宗祖師云云》
敬白一切有縁知識等。
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恵浅短(智慧浅短)。
然仏教幽微不敢輒生異解。
遂即標心結願、請求霊験方可造心。
南無帰命一如経法。
応知。


 観無量寿経釈


     寛永九《壬申》暦姑洗中旬
        松屋 弥次兵衛


  1. 『観経』の上品上生にある文。この文の必生彼国の「必」の語に深い意味を見出したのが法然・親鸞の両祖である。
  2. 正行は阿弥陀如来の選択した往生の行であるが、雑行は人間界や天上界に生まれる行にすぎない。

出典